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隨著海參在山東地區的減產,海參養殖今夏有望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高溫是今夏給人最直接的沖擊,同樣,極端高溫的天氣侵襲了山東海域,受此影響,萊州、東營等地區頻頻出現養殖海參大規模死亡的現象,山東地區的減產已成定局。山東地區產量的重要性可通過一組數字來透視,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海參產量約14至15萬噸,山東地區產量達8萬噸,占全國一半,隨著海參在山東地區的明顯減產,目前海參的供求格局有明顯的好轉,也給海參漲價帶來支撐因素。
具體來看,目前,海參養殖主要分四種方式:蝦池、圍堰、底播和浮筏,此次受災主要是蝦池養殖的海參,因為蝦池養殖的海水深度只有2到3米,高溫、降雨都容易影響池內環境高溫、降雨都容易影響池內環境。根據市場分析報告的預測,2013年下半年山東地區海參減產30%-40%,而且由于北方地區海參生長周期長達2-3年,此次減產將影響未來2年山東地區海參供給,2013和2014年國內海參供給量將連續兩年下滑預計2013年下半年山東海參均價160元/公斤,遼參價格170元/公斤,相較上半年銷售價格有20-30%左右的提升,若減產超預期和庫存低于預期,山東地區價格有望達到170-180元/公斤。由此可見,海參減產帶來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之前受到“三公消費”的抑制,整體海參需求疲弱,大幅減產有望改善供需關系。結合到二級市場的投資機遇,我們認為海參價格的波動仍然是重要的觀察指標,若海參價格能維持在較高水平,則階段性行情仍有望延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