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食蟹季又要來臨,今年的大閘蟹收成如何?質量如何?價錢貴不貴?哪里的大閘蟹最好?蟹農關心,水產專家關心,老百姓更是關心。河蟹養殖專家,上海海洋大學的馬旭洲教授,給出了專業解答。
大閘蟹基本都是人工養殖
馬旭洲表示,現在大閘蟹基本都是人工養殖。養殖大閘蟹分為湖蟹和塘蟹。湖蟹,是在天然湖泊或者人工水庫中,圍網養殖;塘蟹,是養殖在人工開挖的池塘中。因為湖蟹的生長環境較好,所以質量一般都要比塘蟹好,價錢也高出20%-30%。
養好大閘蟹,有三個必要條件:種好、湖好、喂養好,三者缺一不可。但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大閘蟹就有“大年、小年”之說。優質大閘蟹的生態環境各有千秋,養出來的大閘蟹口感也有細微差別,真正的老饕自能體會個中滋味。
一畝水面 平均產蟹50千克
養殖大閘蟹的生長對溫度、營養積累和水質有嚴格的要求。除此以外,大閘蟹生長還具有領域性,即每只蟹需要占據一定的區域。
馬教授指出,優質蟹,一般要求“四公三母”,即雄蟹四兩(200克);雌蟹三兩(150克)。大閘蟹生長的過程,就是蛻殼過程。大閘蟹一生蛻5次殼,每次蛻殼后就暴長一次。平均一畝放養600只蟹苗左右,超過此密度,成活率下降,規格縮小。
在長江流域的成蟹養殖過程中,大部分蟹種蛻5次殼,理論計算,10克的蟹種蛻5次殼后,理論重量為320克/只,以一畝600只放養數量計算,按成活率為70%計,產量為67千克/畝。湖蟹產量較塘蟹更低。而320克意味著每只蟹都健康成長為一只超過六兩的大閘蟹,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一畝水面能產出50千克大閘蟹,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產量。
優質蟹 不用迷信陽澄湖
上海海洋大學已經連續六年舉辦了“全國河蟹大賽”。這是我國河蟹產業高等級的比賽,全國各產蟹大省的水產局長均擔任歷屆評委。從歷年獲獎產地來看,江蘇寶應縣寶應湖、江蘇高淳縣固城湖、江蘇蘇州市東太湖等優良的大閘蟹產區屢屢榜上有名。陽澄湖目前圍網養殖大閘蟹的面積僅剩4萬畝,即使以養殖湖蟹50千克/畝的產量估計,年產2000噸,只占河蟹總產量的0.3%。所以,真正的陽澄湖蟹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數量微乎其微,還須辨別真偽產地。
高溫影響 大閘蟹遇“小年”
今年7、8月份長江流域溫度普遍偏高,正是大閘蟹蛻殼的關鍵時期,高溫造成水中含氧量低,水草長勢差,直接對大閘蟹生長形成負面影響。今年長江流域大閘蟹減產在所難免,價格必然有所上漲。在良莠混雜的大閘蟹市場,普通消費者了解一點大閘蟹的生長知識,也有利于購買大閘蟹時的鑒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