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預防一定要提前做,等有問題再去救那肯定是不行的,細節很重要。書本上講的很全,藥物很多,怎么靈活利用才是關鍵。
“2002年從浙江來到廣西欽州開始養蝦,開始時自己養,怎么養都養不好,虧了很多錢,沒辦法就給別人打工,后來又和別人合伙養,由于管理上想法不合也沒養好,還是虧錢。最后幫一個朋友養,朋友什么事都不管,我就按照自己的方法管理,最后8個塘全部養成功,之后就自己養了,現在基本上每年都比較成功。”養蝦11年,朱建終談起自己的養蝦經歷,就像在講昨天發生的故事。
通過總結失敗的經歷和深入地學習、琢磨,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養蝦理念。最近3年,每造蝦都很成功,現在在欽州犁頭咀養殖5口塘,總面積70多畝,第一造蝦全部成功,已賣了3口,價格很好,小賺了一筆。
防病要注意細節
初次到朱建終的塘口,看到他的蝦棚里整齊的擺放著價值足有1萬多元的各種藥品,他說這是為了不時之需,可見他是一個很審慎的人。
說起病害,他講到:“病害預防一定要提前做,等有問題再去救那肯定是不行的,細節很重要。如果聽別人說蝦有點黃腮了,自己就要注意了,看一下自己的蝦,提前預防一下,那就沒事了。病害發生其實都是有規律的,有些塘早、有些塘晚,水好就晚發病,水差就會早一點發病,你聽到后回來檢查一下自己的蝦。這些雖然都是小問題,但以后就會是大問題。
前30天防護好肝臟和腮
朱建終在養殖場路邊的一口塘第一造蝦已抓完,第二造蝦已放下去一周左右,水色看起來很清淡,他熱心的拉起塘里的小箏讓我們看蝦苗的情況。一邊讓我們看蝦苗,一邊講道:“剛開始水色最好是比較清淡些,前30天腮部要特別注意。小蝦什么東西都吃,什么地方都鉆,很容易出現腮腫,腮腫很難看出來,必須仔細看才行,到箏里的蝦都是比較健康的,發現極個別就代表大部分都有腮腫了。開始吃料的時候,我一般會連續加3天肥,但不能加多,主要是培養藻類,讓蝦多吃些藻類,少吃飼料,慢慢轉變,因為開始吃飼料肝臟應激比較大,等水夠好了再慢慢的把飼料加上去,這樣在轉肝期的時候絕對不會出問題。從1號料轉到破碎的時候,肝臟也要保護好,因為吃料吃的多了。
結合實際靈活調水、肥水
養蝦先養水,水質的維持是養蝦過程中最難的環節之一。面對眾多調水、肥水產品,朱建終認為:東西都是好東西,但該怎么利用確實是個問題。很多東西要參照書本,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用量,靈活使用,比如蝦養的稀一點,用量就少,密度高了,如果肥不跟進去,水色很快就變了。書本上講的很全,藥物很多,怎么靈活利用才是關鍵。
天氣預報第二天會有大雨,朱建終告訴我們上午他已經向塘里加了肥和少量活菌,以防水質出現大的變化造成應激。他說活菌可以及時清理塘底,否則蝦就會容易出現黃腮、黑腮,但是天氣熱時就要減少活菌用量,不然會把水破壞掉。另外pH值要保持好,就是要保持好水色穩定,不能一下子下很多肥,不然水一下子肥上來pH就會突然升高、超標,這樣蝦引起應激,腮部就很容易出問題。
蝦生活在水底,朱建終認為后期隨著飼料的增加,懸浮物增多,底部溶氧肯定不足,那么,在高溫、無風、低壓等天氣情況下,都要適當的增加溶氧,白天一般沒什么問題,關鍵是在晚上,要加強夜間管理,提前使用增氧藥物預防缺氧,防止應激。
對于養蝦50天左右時水容易發渾的問題,朱建終倒是不怕,他說發渾說明蝦密度高了,渾水要慢慢調理,想一天之內把水搞好是有辦法,但是蝦接受不了這個應激,要慢慢搞,該做什么做什么,水渾也能養好蝦。
最后,朱建終總結道,養蝦在選好苗的前提下,要看天氣、看水色、看料,始終保持水體中的營養和微量元素滿足蝦的需要,水質變化少,蝦就不應激,就能養好蝦。
致謝:本文得到了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欽州片區黃亮經理及其營銷團隊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