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段時間,湖南湘潭市雨湖區響塘鄉柴山水庫里的魚大量死亡,經響塘鄉政府調查認定,是林權錳業有限公司的錳礦排污所致,已責令錳礦停產。昨日,湘潭市環保志愿者對被污染的水庫水質進行了檢測。
在柴山水庫邊,湘潭環保志愿者迪迪把一條淡黃色的水質檢測PH試紙探入渾濁的黃水中,幾十秒后把試紙拿上來,試紙顏色轉為微紅。通過與比色卡比對,PH值在3到4之間,這說明水庫的水質呈強酸性。
被污染的水庫面積240畝,酸性水不僅使其中養的兩萬多公斤魚不能生存,其散發出來的刺鼻性味道還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迪迪說,這種水質,附近居民肯定是不能喝了,就算用去澆灌水稻、蔬菜,它們也會死掉。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盡管該錳礦已停產,但排污口的水一直沒有停過,仍不斷排入水庫。湘潭市雨湖區環保局副局長張洪峰介紹,所排污水是該企業在掘進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環保部門已要求企業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停止掘進作業后,把現有的這部分水盡快抽走。可以確認的是,污染是該企業未經環保部門環評審批,擅自進行掘進作業造成的。環保部門正在制訂被污染水域的整治方案。
目前,涉事企業已經停產,正在和當地居民以及水庫養殖戶協商賠償事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