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5年,隨著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剝隘鎮百峨村民韋金綠成了數千庫區移民的一員。2010年,不甘貧窮落后的韋金綠,改變等靠要思想,與村民黃光利一起投資網箱養魚,當年創收17萬元,淘到了有生以來比種地賺錢的第一桶金。嘗到養殖甜頭后,他的養魚事業逐年做大,今年養魚規模達36箱,按每箱平均純利4000元計,他今年的純收入將在15萬元至20萬元之間(一年能養羅非魚兩次)。
致富了的韋金綠把自己多年養魚的技術無私奉獻給村民,動員村民一起養魚。目前,百峨130戶庫區移民已經有42戶養魚652箱,輻射帶動整個水庫周邊失地農民網箱養魚6296箱,攔河養魚面積217畝,年產值達1億元以上。魚產品遠銷文山、硯山、丘北、昆明、曲靖和貴州等地,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庫區移民,依托豐富的水資源以網箱養魚創收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剝隘庫區水域面積達6萬畝,可利用養殖面積3萬余畝(每畝20至25箱)。為做大漁業產業,2009年富寧縣引進云南新海豐水產科技集團云南鴻浩水產有限公司,在富寧縣新華鎮平桑村建廠生產加工羅非魚。公司按出口歐盟和美國標準建設,投資1.3億元人民幣。目前,羅非魚加工廠已經完成投資9000萬元,預計在2013年10月30日前竣工試生產。項目建成后,可年加工羅非魚10萬噸,生產魚片4萬噸,魚粉1.2萬噸、魚油0.6萬噸,成為云南省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羅非魚加工廠投產后,年增加漁業產值將超過10億元,年新增工業產值10多億元,出口創匯1億多美元,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上萬人,讓剝隘庫區移民養魚解除后顧之憂,“錢”途一片光明。同時可帶動文山州境內的水庫庫區移民發展漁業生產,增加收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