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上午9時許,在一陣蒙蒙細雨的迎候中,分裝在一只只氧氣袋中的300萬尾魚苗被慢慢傾入江水中。當天,“中國 江陰長江放流活動”在長江申港段江面舉行,共有100萬尾河豚苗、200萬尾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幼苗放流母親河。據悉,江陰市已將每年的6月12日定為“長江放流日”,每年開展放流活動,并設立“放流碑”以志紀念和鼓勵。
江陰申港鎮河豚養殖戶鄭金良這次又無償提供了100萬尾小河豚,最大的已有半斤。從2002年起,這位長江邊的農民已連續6年向長江放流自己家化繁殖的東方暗紋豚,累計達300萬條。昨天,面對滔滔江水,他向全市企業、市民發出倡議,“奉獻一片愛心,為恢復長江生態資源出力,期待一個物產豐富、充滿生機的美麗長江早日重回我們身邊”。
省海洋與漁業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現在長江中魚類資源已萎縮到30年前的1/30。增殖放流與禁漁雙管齊下,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母親河資源,“一條河中的魚越來越少,水質肯定也會越來越差”。
多年努力初見成效。鄭金良透露,2006年長江沿岸漁民就已捕獲600多條野生河豚,今年以來更是多達1000多條,而且大多為1斤左右,可以判斷是2002年首次放流的那批河豚苗性腺成熟后從海洋中回游回來了。這一喜訊增強了他繼續放流促使長江野生河豚種群恢復的信心,其義舉也得到了社會廣泛響應。昨天的放流活動吸引了5家單位及個人共同參與,還有10多位企業老板主動來電咨詢,希望出資購買魚苗放流,因農林部門一時組織不到合適的魚苗,只能先掛個號,排隊等待明年放流。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