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青島市黃島區靈山衛街道大灣村黨支部多年來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村莊,在做大做強海水養殖的同時,千方百計帶領居民增收致富。
記者見到大灣村黨支部書記翟開軍的時候,他正在位于大連旅順的鮑魚養殖基地,查看鮑魚生產情況。大灣村今年在大連開辟了一片養殖基地,建設了五個專業化大棚,可年產鮑魚10-12萬斤。
技術人員所說的“北鮑北養”,是相對于“北鮑南養”來說的。2005年,為了縮短鮑魚的生產周期,提高產出,在冬季到來前,大灣村將鮑魚整體搬到福建海域進行養殖,到了春天之后,鮑魚再被運回青島養殖!氨滨U南養”讓大灣村鮑魚養殖的收益明顯增加。然而,夏天的青島水溫依然偏高,大灣村創新性地提出了“北鮑北養”,并在榮成試養成功。
為保證村民收入,大灣村成立了海珍品合作社,養殖戶全部加入其中。除了大面積養殖鮑魚外,還進行海參、扇貝等海產品的養殖。2012年,海水養殖為合作社帶來收入過千萬元,村民年均收入中來自漁業的收入就超過了1萬元。今年,大灣村在鞏固漁業這一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開始向農業進軍,在西部鄉鎮租下了350畝地,進行苗木、蔬菜、禽類的種養,為村集體拓寬了增收渠道。
日前,在大灣村黨支部的協調爭取下,黃島區46路公交車開進了大灣村,村民可乘坐公交車到達靈山衛公交樞紐站,再從這里前往青島市區和開發區城區。現在的大灣村,處處是寬敞明亮的樓房,健身設施、娛樂室一應俱全,湖心公園環抱村莊,居民安居樂業,一派和諧幸福的景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