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5日上午,筆者來到福建南平市浦城縣中華桂花博覽園,見到桂花林下建有大大小小坑溝式魚塘,農戶在塘邊投飼。養殖戶余定軍說:“我每天要花上千元從街上買來小魚、泥鰍,作為鱉甲(甲魚)的飼料投放到魚塘,仿照稻田魚養殖模式,采取生物養殖,使鱉甲純天然生長。”
余定軍介紹,中華桂花博覽園是省上重點文化旅游項目,按規劃除種植丹桂,供游人賞花,還要發展農家樂。他本人在中華桂花博覽園種有桂花樹1500畝,為了讓游人吃到天然“土貨”,去年底,他響應林業部門發展林下經濟號召,通過專家論證,發現桂花樹的根系、鮮花的營養很容易被周邊事物吸收。于是,余定軍想到在桂花樹下養殖鱉甲,稱為“桂花鱉”。很快他便在桂花樹下建了9口魚塘、一共50畝,并投放了4000多只小鱉甲,如今小鱉甲已經長到了七八兩重。
除了在桂花樹下養殖“桂花鱉”,余定軍還與南京植物研究所取得聯系,爭取到技術扶持,在中華桂花博覽園內種植藍莓100畝,每畝收獲藍莓2000斤,除每斤15元客商訂購部分外,還釀了幾十缸供游人品賞的藍莓酒。今年年底他打算再種植500畝藍莓。
坐在芳香的桂花樹下,品著藍莓酒,吃著“桂花鱉”,余定軍的這一美好憧憬或許馬上就能實現。
(王樹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