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新華網長春10月2日電(記者趙丹丹)“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螃蟹大批上市的季節,螃蟹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然而螃蟹高熱量、高膽固醇,且性味咸寒,如食用不當,也會引起不適。專家提醒,脾胃虛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人群要慎食螃蟹,孕婦尤其不宜多食。
在外地讀大學的令楠“十一”假期回到長春家中,父母準備好十幾只大閘蟹打算給女兒補補,一頓飯功夫,令楠就吃掉4只螃蟹。飯后,令楠產生輕微腹瀉癥狀,還冒起了虛汗。
根據中醫的說法,螃蟹性味咸寒,對于經常手腳冰冷、體質虛寒或是虛弱的人都不應多吃。尤其是婦女在懷孕期間,身體的激素水平不穩定,加之螃蟹大寒,食用不當容易誘發流產,醫生一般不建議多食。
另外,民間流傳的“柿子與螃蟹相克”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從中醫角度來說,這兩種食物都屬于寒性,普通人吃了可能也會出現腹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胃柿石癥,出現腹部急性疼痛、惡心、嘔吐癥狀。
此外,食用螃蟹時還應注意不吃生蟹,以防將螃蟹甲殼內攜帶的細菌或寄生蟲吃進肚子,造成健康隱患;不吃死蟹,以防將螃蟹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誤食,造成食物中毒;不吃蟹的內臟;不與啤酒、濃茶一起食用;正在減肥的人不宜食用;食用時一定要適量。
醫生提醒,食用螃蟹后如發現過敏、腹痛、腹瀉、嘔吐、發燒等情況要及時就醫,避免出現病情加重的現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