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國慶期間,眾多市民在柳江邊釣魚。記者 徐冰攝
10月18~23日,2013中國-東盟(南寧)漁業(yè)文化周暨南北農業(yè)合作對接大會將在南寧舉行。在10月9日召開的活動籌備工作情況通報會上,記者了解到,在漁業(yè)文化周的10余項活動中,不同級別和規(guī)模的釣魚比賽就有4項。一根釣竿,將如何滿足全區(qū)百萬釣友的需求和心愿?如何攪活廣西休閑漁業(yè)的一池春水?
1
“一根釣竿救活一個漁場”
幾年前,昭平縣昭平鎮(zhèn)馬圣村村民肖開有靠養(yǎng)魚、賣魚為生,他家的小魚塘年產量4500公斤左右,魚價受市場影響很大,有時賺錢有時虧本。2008年,他又像別的養(yǎng)殖戶一樣遇到了“賣魚難”問題。
那一次,頭腦靈光的肖開有決心不再跟著魚價“隨波逐流”。他投資30多萬元,在馬圣河邊創(chuàng)辦首家集水產養(yǎng)殖、農家飲食、游釣、休閑為一體的農家樂。一年下來,收入達20多萬元,此后生意更是紅火。他感慨地說:“一根釣竿救活了一個漁場。”
抱著跟肖開有同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休閑垂釣基地在廣西遍地開花。根據統(tǒng)計,區(qū)內常年周末接待釣魚50人以上的水庫、江河、湖泊和連片休閑漁莊有2000多處。
2
廣西一年“釣”到60億
“休閑漁業(yè)拓展了傳統(tǒng)漁業(yè),它是傳統(tǒng)漁業(yè)與休閑娛樂業(yè)的結合。”廣西水產畜牧獸醫(yī)局負責人介紹說,廣西在漁業(yè)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一是海岸線總長1595公里,沿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2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灘涂面積1406萬畝;二是內陸水域面積約有1200萬畝;此外,在廣西2000多萬畝水田中,有近一半面積可發(fā)展稻田養(yǎng)魚。
這些泛著魚腥味兒的地方,可不只聚集了收購商和貨車,還吸引了不少游客——近年來,廣西大力扶持休閑漁業(yè)示范項目,開展“十大休閑漁業(yè)示范基地”評選活動,桂林、南寧、柳州、賀州等地涌現出了一批漁家樂典型。如防城港市港口區(qū)簕山古漁村,突出古村、古樹、古漁獵特色,注入邊海漁獵文化因素;位于南寧的廣西水牛城漁樂園和廣西漁牧生態(tài)園目前每周都有接待200人以上的釣魚比賽活動。
3
百萬釣友
盼享“休閑一條龍”
這串可觀的數字是日益龐大的廣西釣魚愛好者帶來的。廣西水產畜牧獸醫(yī)局負責人透露,根據各種釣魚活動參加人數進行初步推算,廣西釣魚愛好者人數已約100萬,并且逐年穩(wěn)步增加。
這百萬釣友背后,大多都有一個家庭、一個朋友圈。一人垂釣,拉動的不僅是魚線,還有GDP——如果舉家出游到某個休閑漁業(yè)基地,吃住行玩,消費必定可觀。
家住南寧的釣魚愛好者林先生就喜歡四處跑。他一般選擇開車到離南寧市區(qū)20~50公里的江河水域釣魚,如大王灘、邕江上游河段(六景、金陵等段)等,甚至到大塘鎮(zhèn)附近的鳳亭湖水庫。雖然往返費用不低,但他認為“水質好,魚多”,釣魚有樂趣。如果時間不太充裕,他則會到市區(qū)附近的野釣地點,如邕江民生廣場河段、葫蘆鼎大橋河段,沙井一帶的龍?zhí)端畮欤喹h(huán)路附近的瓦窯水庫等釣魚。
但要是全家出游,以上野釣地點就要被淘汰掉一大批,原因是沒有配套的娛樂休閑項目。另一位釣魚愛好者寧先生也認為,符合全家出游要求的釣魚點應該“有餐館能吃飯,有屋檐或房間能休息,有娛樂項目能玩”,但在南寧市區(qū)周邊,這樣的地方屈指可數。為了讓家人同游,寧先生曾經策劃了一次北海潿洲島釣魚之旅,他在礁石上釣魚,家人可以玩沙、游泳、打牌或在房間看電視休息。但這種活動不能常搞,因為“還要找船出海,費用貴,也麻煩”。
4
廣西釣手積極參賽
“廣西釣魚運動群眾基礎特別好。”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競賽部主任鐘宗庭談到本屆漁業(yè)文化周上幾項釣魚大賽的規(guī)模報名情況,連稱“想不到”。2013年中國-東盟釣魚大賽和2013年全國釣魚錦標賽(廣西南寧站)屬于專業(yè)賽事,但往年比賽時,都有不少本地觀眾前往觀看。他回憶說:“去年比賽日一大早,已有不少觀眾站在場地大門外等著開門了。”
有人釣大魚,也有人烹小鮮。相對專業(yè)的釣魚大賽,2013年全國休閑漁業(yè)釣魚烹飪大賽更面向普通釣魚愛好者家庭,將釣魚和烹飪結合在一起,更是充滿了新鮮樂趣。“今年由于場地所限,我們只接受50個家庭報名,但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家庭要求報名參加。”鐘宗庭說,直至報名日期截止后,還有不少釣魚愛好者打電話要求參加,多數報名參加者都為廣西人,廣西釣魚愛好者的熱情可見一斑。
5
海釣“天堂”尚待開發(fā)
“廣西休閑漁業(yè)資源極其豐富,在全國很少有地方能夠與其比肩。”鐘宗庭告訴記者,國內方面,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在海釣業(yè)上已初具規(guī)模,廣西雖條件得天獨厚,但海釣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海釣天堂”有待開發(fā)。
“明年,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將會在廣西啟動海釣賽事,目前正在與北海等市積極接洽中。”鐘宗庭說,廣西氣候宜人,魚類繁多,北部灣海域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海釣。“我去北海海域考察過好幾次,發(fā)現海釣者大都裝備簡陋:一個泡沫板小筏子,頭上套個頭套防曬,就是標準裝備了。”這讓他頻頻搖頭,“海釣是一項高雅的休閑活動,與高爾夫、騎馬、網球被列入四大貴族運動,被稱作‘海上高爾夫’。甚至可以拉動很多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他解釋說,以海釣為核心,可以同時帶動釣具、釣餌、游艇租賃等行業(yè)的發(fā)展。
幸好,鐘宗庭的遺憾也已經被廣西相關部門意識到。當天的通報會上,自治區(qū)旅游局副局長余小軍表示,廣西旅游部門已在積極籌劃,大力發(fā)展北海等沿海城市海上垂釣及相關項目,打造特色旅游產業(yè)。
一批產業(yè)也圍繞著“休閑漁業(yè)”發(fā)展起來。記者了解到,除了休閑漁莊,目前廣西還有釣魚俱樂部近100多家;漁具商店近1000家;競技釣魚場17個;參加海釣人數2.5萬人,出海游釣船1000多艘。預計廣西釣魚活動今年產值可達15億元,如加上釣魚帶來的餐飲、住宿、旅游、休閑等綜合產業(yè),產值估計在60億元以上。目前,南寧已成為中國-東盟漁業(yè)文化活動交流第一平臺,全國垂釣示范基地及全國龜鱉文化交流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