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l、建池
在向陽、有一定水源和土質較堅實的地方建養殖池,養殖池有泥土池、水泥池和泥結構四周砌磚等三種類型,以水泥池為最佳。宜按面積10一15平方米、深0.8一l米的標準建池,池壁設置小洞穴,池底鋪塘泥30厘米,以利鱔魚鉆洞棲息;池內蓄水10—15厘米,水面處設置進出水口,用聚乙烯細網防逃:池面用l/2面積種植慈菇或養殖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作為鱔魚遮蔭潛伏棲息防暑之用。
2、放養
每年4—8月是鱔魚產卵季節,5—6月是產卵盛期。幼苗期間需投喂雞蛋黃、碎肉、餅粉等。當年或翌年長至尾重20克,即可投人大池中養殖成魚。鱔魚投放的時期,早春為宜,養到10月份,大鱔可超過150克,小的亦在100克左右。鱔魚放養時的大小規格,一般以每公斤30—40條為好,大小分開飼養,切忌大小鱔魚混養,避免相互殘食,放養密度每平方米放養l一2.5公斤。鱔魚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一般第一次放養后不必再投放魚苗,但必須加強魚苗的保護和管理。
3、喂料
黃鱔喜歡吃活食,并且非常貪吃。人工飼養鱔魚,蚯蚓、蚌肉、螺螄肉、小雜魚、蠶蛹、蝌蚪、小昆蟲、動物內臟及麥面、菜類等均是好飼料。可用燈光誘飛蟲入池,或用豬血招引蒼蠅產卵生蛆作飼料。投料喂養鱔魚以蚯蚓最好,每7—8條蚯蚓可增加鱔重l克。黃鱔對飼料的選擇性很嚴格,如果長期飼喂一種食料后,很難在短期改變其食性,改用某種飼料時,須在前2—3天內不投餌,此后即可投喂新的餌料。黃鱔習慣晝伏夜出,因此,初放養時給餌的時間,宜在每日的下午4—5時,或傍晚天黑以后,然后逐日提早喂食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餌,即可每日上午9時或下午2時給餌,亦可采用隔日投餌法,以增加其攝食量。餌料可投在木框和聚乙烯網布做成的餌料臺上,投餌的地點要固定,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一7%。投餌后的第二天,應調換新鮮水,保持池內水質新鮮、溶氧量高。
4、管理
黃鱔生長適宜的水溫是15℃一28℃,水溫低于15℃時影響黃鱔攝食,低于10℃以下鱔魚完全停止攝食,進入冬眠狀態,水溫超過28℃,黃鱔的攝食量也會下降,高溫期間應采取措施降低水溫。黃鱔從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長的旺季,要加強管理,喂足喂好,定時定量,使鱔魚能加速生長。對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秋肥冬壯的黃鱔是第二年春發的條件和保證,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飼料,一旦入冬,必須將養殖池的水放干,并用稻草覆蓋,厚度以不使黃鱔窒息死亡和不致于低溫而凍死為度,春后再適時復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