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遠播的陽澄湖大閘蟹近來開捕,中國各地的銷售網點迎來一年當中的銷售旺季。在中共中央推出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和剎公款送禮風的背景下,中國名蟹從高端消費走向普通大眾。
“今年的蟹情有些不一樣,各地陽澄湖大閘蟹生意比較難做,銷售量比往年減少近三成。”太原市宜方園蟹品店總經理馮建平告訴記者,他的店成立于2007年,是太原市最早經營陽澄湖大閘蟹的商家,每年的銷售量占到太原市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雖然今年開湖捕撈的大閘蟹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0%,但到達專賣店后的價格并未出現明顯上漲,甚至在中秋國慶后出現驟跌,3兩重母蟹每只價格下跌約三分之一。為扭轉經營慘淡的局面,馮建平果斷采取降價措施,主攻普通消費群體。
國慶節、中秋節前,中央強調,要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的不正之風,過一個風清氣正的中秋節、國慶節。加之去年以來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六條禁令”,向來搶手的陽澄湖大閘蟹也因此遇冷。
馮建平說,與往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的集中采購相比,今年大宗采購寥寥無幾,個頭大、品相好的大閘蟹消費力驟然衰減,而小個頭價格低的螃蟹銷售量逆勢上揚。
據了解,今年更多的消費者是個人客戶,消費群體的變化讓螃蟹經銷商很“受傷”。小螃蟹的訂貨量居高不下,繁重的業務量還是不可避免地讓他的手指被螃蟹扎傷,雙手貼滿了創可貼,這樣的傷情在往年并不多見。
“捆的量大了手容易受傷。但因為降價,掙的錢反而少了。”他說。
銷售大戶尚且如此,零散小戶自然更加慘淡。位于太原市起鳳街的陽澄湖大閘蟹直供店老板常松文見到記者后連連訴苦:以往大閘蟹還沒上市,店里的提貨券就早已被訂購一空,尤其是價格不菲的“大塊頭”更是搶手;今年卻大不相同,提貨券預訂量還不及以往的十分之一,而且都是中低等價位的小蟹。
“去年賣出去100張左右的券,今年才賣了10多張。”常松文認為,國家的政策抓得緊,“公家單位”不買券,券的銷量就下去了。
記者了解到,附近幾個大酒店和賓館往年都要從常松文的店里提貨,但今年他被告知暫時不需要供貨。常松文介紹,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千元以上的螃蟹銷售量占比僅為10%,往年這一比例接近50%。中秋節之后有時整整一個上午也沒有一單生意,市場的巨變讓生意一落千丈。
業內人士認為,“反腐令”波及一些受益于公款消費的行業,陽澄湖大閘蟹市場也被攪動,這也促使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放低身段,面向普通消費群體。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