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2013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是“標準助推改變,標準服務百姓”。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經過三年的建設,由我市某苗業企業承建的大連“刺參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標準化示范區于日前正式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考核驗收,并獲得評審組高分評價,成為我市又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其核心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陸地工廠化人工育苗和海圈養殖方式,突破“野生海參”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下大規模繁育技術難關——“大連刺參”將實現標準化的“野生”繁育。
“采用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的新技術,運用標準化手段,全程科學規范育苗養殖生產,能夠培育出品質及營養價值相當于‘野生’的正宗‘大連刺參’,確保了產品質量安全,將以新的品質狀態提升大連海參形象。”據市質監局標準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大連“刺參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標準化示范區以示范項目為載體,大力推廣生態育苗和底播增殖技術在我市海參行業的應用,加快產業化和規模化進程。2012年,作為“一縣一業”農業標準體系主導項目,僅長海縣刺參自然生態網箱育苗技術生產規模就已突破10000標箱,示范面積增長9倍以上。2013年,刺參生態育苗技術已在大連金州、瓦房店、普蘭店、莊河等海參養殖區全面推廣,預計生產規模突破40000標箱,示范面積增長30倍以上,示范區輻射帶動效應日益顯著。
據介紹,我市已建成駝山蘋果、閻店地瓜、莊河歇馬杏、大骨雞、海產品養殖等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7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