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巴掌大小的螃蟹,竟然要用5米多長的繩子五花大綁。在京深、八里橋等海鮮市場,在售的螃蟹多數都經過了捆綁,且單價越貴的螃蟹,捆綁的繩子越粗、越長。
非但不同品種的螃蟹使用的捆繩不一樣,同種蟹的捆繩也有粗繩、細繩和有繩、沒繩之差,而這個差最高達到了30元/斤。
以梭子蟹為例,有綁著三根粗皮筋的,也有只綁一根細皮筋的,價格相差5-10元/斤。
一位賣蘇州大閘蟹的攤主則表示,越貴的蟹越得綁繩,“便宜的你綁多少繩都賣不上價兒,貴的綁點繩子往水里一放,繩子吸水后重量會增加。稱的時候從水里撈出來,繩和蟹一塊兒稱,這繩子不就賣出螃蟹的價了嗎?”
如果說綁繩粗細用肉眼就能分辨,那綁螃蟹的皮筋里“門道”可就多了。八里橋市場一位從事海鮮銷售的業內人士表示,同樣是皮筋,也有吸水和不吸水之分。目前市面上綁蟹的皮筋主要有3種:一種是粗的吸水皮筋,表面看起來不太光滑,有點“磨砂”的感覺;一種是不吸水皮筋,基本是老式的半透明皮筋,顏色有點泛黃,表面看起來有些反光、很光滑;此外,還有一種極細的透明皮筋,綁在螃蟹身上幾乎不可見,重量也可以忽略不計。有業內人士表示,換繩、添繩已經是行業內很普遍的做法,而螃蟹帶繩出海也是“行規”。
據了解,2004年,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牽頭,會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公布了《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其中對于海(水)產品的稱重以及產品包裝如何計重,均有明文規定:稱重范圍小于等于2.5千克的海(水)產品,負偏差不得高于5克。經營者不得將包裝的重量計入商品的重量。
針對給螃蟹綁繩的問題,京深市場的相關負責人與商戶持同一種說法:“貨從產地運過來的時候包裝就是這樣了。”該負責人稱,因產地不同,繩子的類型跟綁法也不一樣。
針對這種現象,三門、上海以及三亞等地區都有著明確的“粗繩管理法”。
工商12315熱線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工商部門對于北京市場上的海鮮包裝問題沒有相關規定,但針對此種情況,市民可以按照缺斤短兩投訴商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