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想吃便宜的葉菜,馬大嫂們還得再等20天
農業部門:爭取明年推出農業的政策性保險本報記者 施雯 本報通訊員 楊驥野 劉曉寧
水退人進,生活還要繼續。
這幾天,杭州的馬大嫂們可是急得夠嗆—這頭,菜場里的葉菜價格一度飆到兩位數;那頭,連平時相熟的菜農們也說不清,這菜價究竟啥時候才能回落。
菜籃子難拎,但地里的農民們更是只能望地垂淚—強臺風菲特走了,可杭州的莊稼卻還沒能“雨過天晴”:大量農作物、養殖場被淹,魚塘溢水,農(漁)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受災嚴重的產業是蔬菜、水稻和水產。
根據杭州市農業部門的統計,這次水災,杭州農作物受災總面積為67.32萬畝,農漁業經濟損失總計8.5億元:其中蔬菜受災面積23.8萬畝,經濟損失3.3億元;水產受災9.12萬畝,經濟損失3億元;水稻受災41.55萬畝,經濟損失1.94億元。
本地菜收成少了一半
菜價回落還要20天
“黃白菜5元/斤,生菜6元/斤,油麥菜7元/斤……”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杭州仙林苑農貿市場,葉菜攤主吳大姐嘴里蹦出來的一串數據讓人有點跌碎眼鏡。看到記者一臉驚訝,吳大姐還補充了一句:“這些菜是云南貨,沒有泡過水的,這個價格也不算貴,前幾天,這些外地菜都要賣10多元一斤呢。”
暴雨過后,杭州受災最嚴重的依然是葉菜,蕭山、余杭兩大葉菜基地的蔬菜基本泡在水中,僅蕭山一地的蔬菜受災面積就達16.1萬畝,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
現在,杭州人餐桌上的菜基本依賴外地調運,僅以昨天為例,杭州批發市場的蔬菜交易量是3333噸,其中2342噸是客菜。根據杭州市農業局統計,市菜籃子工程葉菜基地的日供應量是120-140噸,臺風受災后,現在的日供應量僅為70噸,減少了一半,反映到市場里,菜價自然是節節高了。
“我一共1200畝菜地,種的青菜、毛毛菜、生菜、油麥菜全部供應杭州農貿市場、超市和食堂,災前每天能收20噸菜,可一場大雨只保住了200畝瓜果地,1000畝菜地70%全部被淹,剩下的30%也只搶收了1/3,現在我地里一天只能收3噸菜。”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是杭州菜籃子基地,老板何海林這幾天愁得多了幾根白發,“剛出苗10天的菜秧是全部受災的,所以這么低的收成估計還要持續20天。”
為了保證市場供應,何海林緊急從安徽調運新鮮葉菜入杭,日調運量已達到30噸。杭州市農業局也從10月7日起,儲備種子100萬公斤,下撥對葉菜基地等救災補助資金300萬元。
不過,市菜籃子工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災后播種的本地葉菜需要20多天才能采摘上市,葉菜貴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20天。”
田地受淹,枇杷明年或重傷
鱉老板們虧得不敢接電話
如果說葉菜只是陣痛,那么這場大雨對于本地水果以及水產養殖戶們的影響可要深遠得多—
現在正值獼猴桃、柿子、柑橘等本地水果成熟采摘的季節,余杭就有300畝獼猴桃基地因為大雨落果嚴重,而臨安有200畝山地柑橘也一樣遭災。
除了當年的收成,這次因為運河水倒灌被淹數日的塘棲鎮,9000多畝枇杷田有6000畝受淹,因為枇杷樹是旱地植物,不喜歡潮濕的土壤,泡在水里超過24小時后,遇到高溫、晴天會發生爛根,輕則來年枇杷絕收重則整株死亡。
到底會對明后年的收成造成多大的影響,果農們表示:“這還不好說,損失暫時無法估計,得過一段時間看看土地究竟傷得多重。”
落淚的除了菜農和果農,還有杭州的水產養殖戶。西湖區農業局也統計過,臺風天里被淹養殖魚塘2.83萬畝,50萬尾魚種和2萬尾親魚全部“逃逸”。
金漢華是杭州甲魚養殖戶,他今年向銀行貸款30萬元,自己籌資170萬元在余杭長樂辦了40畝外塘甲魚養殖場,結果10月7日的一場暴雨,徹底毀了老金一家的全部心血。
老金的甲魚塘都是用水泥墻新砌起來的,墻體有1.5米高。那天的大雨,老金的養殖塘因為地勢低,水直接沒過外墻涌進池塘,本來塘里4.5萬斤大甲魚再過一兩個月就能上市賣了,但是趁著大水,甲魚們來了個“勝利大逃亡”。
比起老金這樣的小規模養殖戶,杭州甲魚養殖大戶的虧損更是無可估量。
記者通過農業部門了解到,杭州一家知名品牌甲魚的6000畝生態養殖基地,在這次水災中嚴重受損,甲魚幾乎全軍覆沒,企業巨虧4000萬元,因為項目基本靠銀行貸款支持,現在老板已連電話都不敢接了。
熱災才過水災又至
沒有保險的杭州農戶傷不起
先遇大旱,再遇大水,今年杭州的農業很受傷。
“1000畝水稻倒伏30%,靠人工扶植恢復生產,每個工人100元/天工錢,七八個人一天只能扶1-2畝地,我畝產1400斤,算上補貼的國家收購價是1.8元/斤,但我損失的那30%,保險公司只賠400-600元/畝,估計今年要虧損近30萬元。”良渚的姚榮建原本在月底可收割的部分稻穗絕收,他坦言,熱災過后直接連上水災,這樣的雙重打擊此前從來沒遇過。
先是在今年大旱中損失了100多萬元的苗木,接著又在大水中泡死了3000萬元的苗木。地處杭州余杭區徑山鎮的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苗木企業,對這種痛更是深有體會—臺風期間,因為當地北苕溪決堤后,該基地旁2600畝種植面積全部積水被淹,直接損失高達3000萬元。
但因為目前浙江省還沒有全面啟動農業保險,因此森禾這次的損失只能自負。
農業部門也表示,正在抓緊研究,爭取到明年能推出農業的政策性保險。
“我們的具體措施有很多,比如有連棟溫室苗床的基地現在改用穴盤育苗后再移栽,可提早上市;沒受災的基地,有苗的農戶之間可以相互調劑;目前,農業部門也正跟商貿部門密切協商,近日繼續加大客菜進杭的數量。”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