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根據行業認可的標準劃分,中高端養殖水產品是指出塘綜合價格為30元/kg以上的水產養殖品種。因為需求不足,水產品生產總體供過于求,市場價格長期低迷。按照該標準,即便像廣東這樣全國水產養殖大省,能夠列入中高端養殖水產品數量也不多,而且重要集中在名優魚蝦以及其他特種水產養殖品種上,像鱖魚、南美白對蝦、青蟹和中華鱉這類大宗水產品,其生產形勢和市場行情走勢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具有具有示范地位和導向作用。
以2013年上半年為例,廣東省水產養殖品種中諸如鱖魚、南美白對蝦、青蟹和中華鱉等高端水產品,無論是生產還是市場供求都出現分化,市場價格漲跌不一,突顯個性化行情走勢。
為指導2013年下半年以及2014年全省高端乃至其他水產養殖業發展,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根據上半年廣東省20個市、縣(區)的64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點數據,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中高端主導養殖品種,主要是鱖魚、南美白對蝦、青蟹和中華鱉,將其養殖出塘量、經濟收入、平均市場價等關鍵經濟技術指標進行同比、環比分析,以此希望全面、客觀、準確反映全省高端以及其他大宗水產品養殖生產變化情況和市場行情發展走勢。
1 鱖魚
鱖魚即桂花魚。在廣東近百種名優淡水養殖魚類品種中,鱖魚最具代表性。該魚養殖分布廣,面積大,產量高,從業人員多,社會影響大。尤其是在中高端養殖水產品種中,鱖魚具有價值尺度和市場風向標作用。目前,該魚養殖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清遠、云浮和肇慶等地。
過去,該魚因病毒性病害和藥殘超標等質量安全原因市場一直較為低迷,許多從事該魚養殖的從業者或主動或被動轉產轉業,導致該魚養殖生產不斷萎縮。在總供給不斷減少情況下,此消彼漲,相對而言市場需求增加了。由于隨著桂花魚存塘量逐漸減少,2013年上半年桂花魚發生了井噴式的暴漲,且漲勢非常強勁。
根據全省水產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點數據,2013年上半年,鱖魚商品魚出塘量18.37t,經濟收入93.40萬元,平均單價為50.64元/kg,與2013年年同比分別減少34.39%、37.64%、4.95%。6月底,珠三角地區統級桂花魚(400~750g/尾)塘頭批發價格漲到72~74元/kg,比6月初上漲了8~10元/kg。根據經驗,一旦上漲趨勢形成,在慣性作用下,該價格走勢或維持一段時間或繼續上漲。這是正面分析,其實在該魚面臨市場供不應求其價格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的同時,該魚市場價格正積累下降能量,一是臺風等烘澇災害,二是2013年新魚尚未上市,下半年隨著新魚上市和飼料魚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到該魚2014年生產形勢和市場行情走勢。
2 南美白對蝦
在廣東養殖蝦類中,南美白對蝦最具特色。該蝦是外來引進蝦類品種,已經成功實現本土化,是廣東外向型創匯漁業的典型范例,該蝦養殖生產集中在粵西地區,尤其是雷州半島,是當地水產養殖主導品種和漁業支柱產業。
該蝦養殖業發展迅速,成為大宗養殖品種,其興衰受制于許多因素,一是該蝦的自然生物學和生態學屬性,二是該蝦養殖業周期性起伏波動,三是國際水產品市場供求態勢。
根據全省水產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點數據,2013年上半年,南美白對蝦商品蝦出塘量255.61t,收入951.62萬元,平均市場價格為37.22元/kg,與去年同比增加49.35%、47.74%、-1.17%。而且環比也出現增長,5~6月份,廣東南美白對蝦市場價格承接3~4月升勢順勢繼續上漲。以40頭/500g為例,5月下旬,湛江地區蝦價是24~26元/500g,陽江地區蝦價是28~30元/500g,珠三角地區蝦價是29~33元/500g,每500g平均比4月份上漲1~3元。南美白對蝦市場價格反彈是以大規格蝦上市量減少為代價的。這是因為過去一致被認為粗生易養的南美白對蝦經過多年高強度養殖已經越來越難養了,養殖病害越來越多。尤其是2013年清明節前后持續暴雨,病害叢生,蝦農排塘率很高,即便僥幸生存下來,其生長速度和品質、規格也受到很大影響。像上市的40頭/500g的大規格商品蝦數量不多,更多的是小規格病蝦,這些低值蝦充斥市場,凸顯了大規格優質蝦的市場優勢。南美白對蝦市場反彈的急先鋒,該蝦表現表明,水產業微利時代已經來臨,該形勢迫使蝦養殖龍頭企業和養殖戶需要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氣開展技術創新,開展健康無公害和無病害養殖,以更優質的產品贏得市場。
3 青蟹
青蟹即鋸緣青蟹。該蟹是廣東養殖蟹類中的高端品種,人們主要利用江河出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交匯地域發展青蟹養殖,該蟹主產區主要集中在珠江口及粵東沿海地區。經過幾年努力,該蟹養殖業發展已呈基地化、規;,參與者眾多,成為當地漁業發展的新亮點。
根據全省水產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點數據,2013年上半年,青蟹商品蟹出塘量124.1t,經濟收入1400萬元,平均市場價格為112.86元/kg,與去年同比增加81.09%、98.83%和9.79%。
該數據說明2013年上半年商品青蟹出塘量、市場價格都與去年同比都有上漲。下半年,正是青蟹肥美時,將大規模上市,銷售漸入旺季。目前,廣東青蟹平均出塘價格為112.86元/kg左右,而去年同期增加9.79%,行業人士分析,今年市場蟹價堅挺,由于其經濟價值很高,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甜,蟹膏甘美,而且營養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還具有滋補、養筋、消腫等食療功效,因而頗受國內外市場青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接下來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將是青蟹價格上漲的又一個機會。
4 中華鱉
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中華鱉業發展已呈周期性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態勢。近年來,在市場供求和經濟利益驅動下,中華鱉業獲得了超常規發展。當下,近該產業積累下來的總量性和結構性矛盾爆發了,遭遇前所未有的強寒流襲擊,集中在供過于求上,主要表現價格暴跌上。
根據全省水產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點數據,2013年上半年,商品鱉出塘量169.58t,經濟收入824.7萬元,平均單價為48.64元/kg,與去年同比減少14.52%、45.98%、36.78%。而且環比也處于下降狀態中。目前,中華鱉系列產品市場價格整體水平低于其養殖生產成本,全行業虧損已成為殘酷的現實。造成該局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4.1 總量不斷增加
經過3~5年艱難調整,到2012~2013年,中華鱉業發展在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和漁業生產布局優化調整過程中搶占了制高點,逐漸走出低谷,走上全面復蘇、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表現在每年苗種繁育量、投放量和養殖面積、產量和商品鱉市場供給量每年均以20%~30%的幅度增加,生產過剩逐漸被積累出來。
4.2 單產大幅提高
中華鱉養殖龍頭企業和大戶們通過開展漸進式綜合系統性技術創新,單產獲得大幅度提高。以浙江溫室養殖模式為例,中華鱉養殖平均單產已由過去11.5~13kg/㎡提高到17.5~20 kg/㎡,最高甚至達到28kg/㎡,而廣東保溫+外塘生態養殖模式也一樣,平均單產已由過去1,500~1,800kg/畝提高到4,600~5,000kg/畝。這就意味著即便不增加投苗量和養殖面積全國中華鱉養殖總產量也實現了翻番。
4.3 苗種給力助長
中華鱉日本品系被成功廣泛推廣,該品系中華鱉及其和其他品系雜交都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和品質優良等特點,過去每投放其他品系中華鱉1萬只苗能實現產量4000kg,而現在投放日本品系或與其雜交品系中華鱉1萬只苗能實現產量6,000~7,000kg。
4.4 社會力量參與
例如,有些地方制定扶持政策鼓勵推田挖塘養鱉,在政策引導下,該產業業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投入。同時,為搶占市場,大量飼料添加劑加工生產和藥物制造企業降低了門檻采取了賒銷方式直接推動了中華鱉養殖業的擴展。
根據過去的經驗,每個行業都按照其固有的規律運行,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斷演繹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四個環節的故事。突破戰略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長期堅持。中華鱉的食用營養和藥用保健價值是公認的。認準中華鱉的價值及其產業發展前景,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加深認識,不斷提高技術,不斷降低成本,只要你不倒下,最終將是最大贏家。
二、機智靈活。就是和趨勢做朋友,順勢而為,當大家十分樂觀的時候,你就要見好就收,而當大家都很悲觀的時候,尤其是箱種苗生產主產區的江西、湖南等地養殖戶出賣親本種鱉的時候,你增加投入,擴大規模,這樣雖然需要極高的智慧但是也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結 論
目前,水產養殖業已完全實現了以市場供求為導向的商品生產,大多數企業和養殖戶都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情走勢、養殖病害等影響,不斷調整品種結構和放養規模、養殖模式。
每年生產投入都比往年同期有所上升,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飼料價格只升不降,飼料投入占養殖生產投入比例最大,加上苗種費、人員工資、基礎設施、池塘租金的上漲,利潤空間遭到了一定擠壓,對養殖場(戶)帶來不少的壓力,這是水產養殖業面臨的常態。就在該微利狀態下,也有一些從業者利用品種生產和市場供求周期性波動捕捉到商機,賺取了利潤,獲得長足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