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從遼寧省大連市質監局獲悉,經過3年的建設,由大連北方海洋生態苗業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的大連“刺參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標準化示范區正式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考核驗收,并獲得評審組高分評價,成為該市又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其核心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陸地工廠化人工育苗和海圈養殖方式,突破“野生海參”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下大規模繁育的技術難關,“大連刺參”將實現標準化的“野生”繁育。 “采用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的新技術,運用標準化手段,全程科學規范育苗養殖生產,能夠培育出品質及營養價值相當于‘野生’的正宗‘大連刺參’,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將以新的品質狀態提升大連海參形象。”大連市質監局標準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大連“刺參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標準化示范區在全國率先采用先進的自然海區生態育苗和養殖技術,攻克了野生海參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下實施大規模繁育的重要技術難關,建立健全覆蓋生態育苗和養殖生產全過程的標準體系,實現了通過自然生態繁育獲取苗種并實施海底底播增殖,為發展生態、環保、健康的海參養殖模式探索出一條新路。
據了解,大連“刺參生態育苗及底播增殖”標準化示范區以示范項目為載體,大力推廣生態育苗和底播增殖技術在大連市海參行業的應用,加快產業化和規模化進程。2012年,作為“一縣一業”農業標準體系主導項目,僅長海縣刺參自然生態網箱育苗技術生產規模就已突破1萬標箱,示范面積增長9倍以上。2013年,刺參生態育苗技術已在大連金州、瓦房店、普蘭店、莊河等海參養殖區全面推廣,預計生產規模突破4萬標箱,示范面積增長30倍以上,示范區輻射帶動效應日益顯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