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石門水庫風景照
昨日,報道了漢中石門水庫因電站擴容增效施工,大量放水導致庫區魚類死亡遭群眾哄搶一事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截至記者發稿前,石門水庫管理局與養殖戶對此次死魚事件責任仍存爭議,近20網箱腐爛死魚仍留在漢中備用水源——石門水庫。
近20網箱死魚仍留在水庫
因為養殖戶和石門水庫管理局就這次死魚事件的責任問題存在爭議,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3家養殖戶共30網箱成品魚除養殖戶自己處理了一部分之外,仍有近20網箱死魚仍留在庫中,散發著陣陣惡臭。
據了解,石門水庫在前幾年曾將水庫水域承包給了褒河當地一張姓村民,這三家養殖戶與此人為親戚關系,在石門水庫確定成為漢中市區備用水源之前,并無明文規定不允許在庫區從事網箱養殖,為了更好利用水庫水域面積,這三戶養殖戶便在石門水庫中網箱養殖淡水魚。
其中一養殖戶工人老李告訴記者,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水庫的新承包人曾找到過他們,但當時養殖戶已在網箱中投入了魚苗并飼養了一段時間,雙方協商后,新承包人同意讓他們將這最后一茬魚養完就不再養殖。“誰曾想到這馬上就要出售的成品魚會因為水庫放水全部死掉呢?”老李說,“我們也想過把死魚撈起來進行填埋,但現在水位這么低,人上岸都費勁,更別說這么多死魚了,只好把其中一部分用口袋裝起來,沉到水底去了!”
2003年石門水庫已成漢中備用水源
據資料顯示,石門水庫位于漢中一級支流褒河峽谷出口,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城市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建設,如今已成為漢中地區知名風景區,水庫中出產的活水魚——褒河魚也成為當地的一個知名品牌,“游石門棧道,品褒河鮮魚”成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而從石門水庫管理局向記者出示的一份水庫承包合同上顯示,從2003年開始,石門水庫已經成為漢中市的備用水源,為保證水質,只允許承包人在水庫散養魚,禁止網箱養殖,那么在這么長的時間內,為何會存在網箱養殖戶呢?石門水庫管理局對此是否知情?以及此事件最終的善后處理,本報將繼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