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甲魚急性肺炎病,在目前溫室養殖中極易被誤診,此病潛伏期長,發病較快,來勢猛,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70%以上,此病對幼鱉危害尤為嚴重。根據浙江省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治療此病的經驗,現將該病的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一、發病原因 溫室內室溫超過37℃,水體含固形有機物過多,水質惡化,呈酸性,導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時空氣中充滿氨氮等有害氣體,使甲魚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減弱,一旦條件適宜,病原菌即侵害甲魚尤其是幼鱉而導致該病。
二、發病癥狀 病鱉起初表現為食量減少,在食臺上精神不振,微呈喘氣狀,見人后慢慢下水;隨著病情的變化,在食臺上四肢伸出,脖子伸長喘氣,見人后反應遲緩、呆滯不動,下水后懸浮于水面,捕捉在手上掙扎,脖子一鼓一鼓的,顯得呼吸困難,過段時間后四肢癱軟死亡,體表無任何病變;解剖檢查,肝呈土黃色,腎、脾微腫,腸內無物,肺氣泡腫脹,兩塊肺充氣形成塊狀。
三、治療辦法 首先更換池水,進水2/3后,在水溫穩定在28℃后,全池潑灑高錳酸鉀10~12克/每立方米,浸泡4~5小時,然后加水至原水位,再全池潑灑環丙沙星2克/立方米,同時內服氟哌酸10克/公斤,連用五天,治療率可達98%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