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城已有上百年歷史。南都記者 劉在富 攝
臺山廣海鎮城鎮化發展緩慢,希望借力“大廣海灣”規劃再次騰飛
珠三角改革開放三十年,相對于其他城市雨后春筍般的城市成長,廣海的城鎮化發展一直在緩慢前行,“這幾十年來都是這樣生活的,沒有感覺到什么變化。”老廣海人這樣講。
廣海是歷史上有名的古城,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站,曾是臺山市最興旺、最發達的商埠和漁港。幾百年來,海洋漁業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名片,廣海“因漁而興”,海鮮水產品的交易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因傳統漁業的帶動,廣海的工商業貿易百年不衰一直延續。工商業的繁榮為這個城市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工業,也讓廣海的城鎮化發展路徑更顯得扎實。隨著“大廣海灣”的開發,廣海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傳統漁業促進工商業發展
“離開魚就不是我們廣海人了。”廣海人這樣講漁業在生活中的地位。如今,廣海漁業人口大約有6000人,占全鎮人口的七分之一,漁業經濟在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低,但對于廣海人來講,漁業才是滲透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每天晚上八九點,廣海南灣碼頭依舊人聲鼎沸,漁民將捕獲回來的魚運回岸上開始買賣。白天,這樣的海產品交易更為繁榮,除了廣海本地人,不乏外地人專程前來購買水產品,每天活躍在南灣碼頭的搬運工達幾百人。
南灣漁港是臺山歷史最為悠久的漁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近代華人“出洋古道”起點之一,上世紀80年代是廣東省五大漁港之一。如今,受海門淤塞,漁船難靠岸,已不比昔日繁榮,但這里仍是廣海最大的水產交易市場,年鮮魚交易量在4萬噸以上。
在臺山眾多的特產中,廣海咸魚的知名度毋庸置疑,制作工藝在廣海地區流傳已有600多年歷史,備受市場青睞,暢銷國內外。在中國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等地,凡有咸魚攤檔,均以“廣海咸魚”的招牌吸引顧客。“廣海咸魚”也成為了廣海最響亮的一張名片。
2004年之后,臺山市投入200多萬元在廣海海景大道旁開發建立占地100畝的加工區,形成“咸魚加工一條街”,先后取締了一百多家無證照咸魚加工作坊,維護了20多間合法持證商家的權益。
中共廣海鎮委委員陳蘭歡講,每天都有很多人吃海產品,還有20多家高標準的咸魚加工廠帶動商貿,“盡管漁業在廣海的經濟中占比不高,但是帶動作用卻很大,如果沒有這個漁業市場,廣海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繁華。”
廣海港碼頭的建立
“有廣海港在的時候,咸魚生意紅火得不得了。”陳蘭歡講,廣海港曾經為廣海帶來了一段相當興旺的時光。
1985年9月27日,臺山縣廣海港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10月25日,國務院批準,在烽火角設立廣海港,是當時全國唯一縣級對外籍船舶開放的港口,開辟至香港、澳門航線。
1986年2月18日廣海港首期工程動工,1988年8月3日廣海港工程全面竣工驗收。
根據《廣海鎮志》記載,廣海港工程耗資人民幣3200萬元。港區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有聯檢樓、辦公樓。“那個時候的廣海港甚是漂亮。”中共廣海鎮委辦主任張國照講,當時的港口建筑按亭臺樓閣布局,飛檐黃瓦,建筑物之間有綠化景點點綴,富有民族特色和園林風格,又頗有現代化氣派。
1994年,廣海港客運突破10萬人次,是該航線從開通到歇業客運量最多的一年。
受潮汐影響,廣海港碼頭港池及航道逐年淤淺,為疏浚航道每年都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給港口航運帶來嚴重虧損,廣海港至香港客運航線于1996年11月8日遷往公益崗而停航,貨運也于同年遷往公益崗而終止營運。11年間,廣海港至香港客運總量達637335人次。
“廣海港帶動了廣海一段時間的繁榮。”張國照說。
“大廣海灣”與廣海未來
1996年,隨著廣海港的停航,廣海的商貿業也受到了影響。1997年2月26日,隨著華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后改名為華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在廣海的正式投產,廣海的工業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時期。
華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廣海鎮旅港鄉親、著名實業家、有“世界鎖王”之稱的伍堅石先生投資興辦的,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設備和管理最完善、最先進的專門制鎖企業。
“基本上每兩三家就有一個人在華美干活,最多的時候華美有四千多名員工,可以說,沒有華美也就沒有廣海人的今天。”張國照介紹。
“華美對廣海的帶動作用還表現在,如果沒有華美,其他的廠也可能不敢拍板來這里,”張國照介紹,在廣海的招商引資中,華美起到了一個示范標桿作用。
從1992年起,廣海新城區推土動工,廣海新城的建設,也使整個廣海城區的面積開始擴張。
在目前的廣海灣開發規劃中,廣海鎮被定位為生活功能區。港珠澳大橋建成后,將與貫通大廣海灣區的西部沿海高速無縫對接,廣海灣將成為香港、澳門以及深圳、珠海特區群往粵西地區的必經之路。廣海將和珠三角核心區和港澳地區形成一個半小時生活圈,也將成為港珠澳地區和珠三角通往粵西的戰略通道,廣海的發展也將再一次迎來曙光。
Voice
盡管漁業在廣海的經濟中占比不高,但是帶動作用卻很大,如果沒有這個漁業市場,廣海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繁華。
———中共廣海鎮委委員陳蘭歡
那個時候的廣海港甚是漂亮。廣海港帶動了廣海一段時間的繁榮。
———中共廣海鎮委辦主任張國照
基本上每兩三家就有一個人在華美干活,最多的時候華美有四千多名員工。可以說,沒有華美也就沒有廣海人的今天。
———中共廣海鎮委辦主任張國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