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積網箱養殖羅非魚,具有養殖密度大、管理方便、魚體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是進行羅非魚養殖的一種較好的方式。
一、小體積網箱的結構
小體積網箱一般由箱體、箱蓋、飼料盤、投飼管、框架等幾部分組成。
網箱規格有1.0m×1.0m×1.1m、1.5m×1.5m×1.1m、2.0m×2.0m×1.1m等幾種,箱體入水體積一般為1立方米~4立方米。網箱由聚乙烯網片縫合或由尼龍線編織而成,網目大小一般在2.0cm~2.5cm以上。
箱蓋由不透光的合成纖維布制成,其主要作用是阻止陽光直接進入網箱內,不使羅非魚發現網箱上方有運動物,以及避免鳥類的襲擊等,在實際生產中也有不用遮光箱蓋的。
飼料盤用密眼網布做成,其長、寬規格與網箱的長、寬規格一致,高為15cm。
投飼管用直徑8cm~10cm的塑料管或打通竹節的毛竹制成,上端高出水面25cm~30cm且與投飼漏斗相連接,下端卡1個“+”字形細木且深入到距離飼料盤底部15cm的地方。
小體積網箱的上框架用毛竹制成以充當浮子,其長度大于網箱長,框架四角鑿眼設圓鋼立柱扎結網箱上綱;下框架用圓鋼制成以代替沉子,網箱入水后若沉力不夠則可用磚或石塊懸吊在網箱鋼架的四角墜于水底。
二、小體積網箱的裝配
1.將飼料盤底部與網箱內面底部網綱縫合,飼料盤四周上沿與網箱內面底部往上15cm處縫合;
2.將用直徑為8mm的圓鋼筋焊成的與網箱長寬相同的水平框架放入飼料盤內固定縫合、結扎;
3.將不透光的箱蓋布覆蓋于網箱上方,四周與網箱上綱縫合;
4.將網箱上鋼扎結于竹框架的立柱上;
5.將網箱置于水體中,并高出水面10cm;
6.在箱蓋中心處開1個圓孔,把投飼管垂直插入網箱中,并使下端距離飼料盤底部15cm,固定投飼管的上端。
三、小體積網箱的設置
小體積網箱可設置在水質清新無污染、水深2.0m~2.5m以上、底部平坦、水體透明度在50cm以上、有一定微流水的水域背風向陽處,該水域可以是湖泊、水庫、河道,也可以是大的池塘,設置網箱以每畝水面網箱設置2立方米~3立方米為宜。
網箱設置時,網箱的長邊與水流方向垂直,網箱多時可按“一”字形排列,箱間距2m~3m,排間距25m~30m以上。
四、魚種放養
魚種在水溫上升到20℃以上時放養,要求放養魚種的品質優良、色澤鮮艷、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均勻整齊等。魚種在入箱前應用3%~4%的食鹽水浸浴5分鐘~10分鐘。
魚種放養規格一般為體重50g~100g。在北方地區,由于羅非魚的生長期較短,所以適宜放養較大規格的魚種;在南方地區,羅非魚生長期較長,單茬養殖時放養魚種的規格可以小一些,若進行雙茬養殖則也應放養較大規格的魚種。
放養密度可根據計劃產量指標、計劃養成規格以及預計成活率來確定,其計算公式如下:放養密度 (尾/立方米)二計劃產量指標(kg/立方米)÷計劃養成規格(kg)÷預計成活率(%)。
五、飼料投喂
小體積網箱養殖羅非魚所投喂的飼料營養必須全面,氨基酸要平衡,粗蛋白含量可在28%~30%,飼料顆粒能在水中穩定10分鐘~15分鐘而不散開,顆粒飼料的粒徑應根據魚體的大小而確定。加工后的顆粒飼料應儲存在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保存期不應超過30天。嚴禁投喂發霉變質的配合飼料。
小體積網箱養殖羅非魚,日投喂量一般為魚體體重的1.5%~4.0%,每天投喂2次~4次,從早到晚每次投喂量分別占日投喂量的30%、20%、20%、30%。一般每隔10天抽樣測量魚體體重1次,并根據魚體生長情況、水溫變化等及時調整投喂量。投喂時,可將飼料倒入投飼漏斗,飼料即可通過投飼管進入飼料盤以供羅非魚攝食。
六、水質調控
每天上午8時和下午2時各測量水體的溶解氧、水溫和透明度1次,不定期測量水體pH。水體溶解氧含量不應低于3mg/L。當天氣悶熱、氣壓低、連續陰雨天或氣溫突然下降而造成養殖水體上下層對流,水體溶解氧含量減少時,最好開啟增氧機增氧。尤其是在大的池塘中設置網箱時,可在每天中午開機2小時,早晨從4時~5時開機到天亮。養殖期間,要經常在網箱設置區潑灑生石灰,這樣不僅能消毒防病,而且對改善網箱設置區的水質有一定作用。此外,若在小網箱底層水域靠底泥的地面上鋪灑一層碳酸鈣,則能起到改良底質的作用。
七、日常管理
1.網箱養殖區域內要保持環境安靜,以避免羅非魚受到驚嚇。
2.每日觀察魚體動態,即魚體活動是否正常,是否有魚病發生等,發現異常或有魚病發生時應及時查找原因或病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3.要勤檢查網箱箱體有無漏洞,其縫合處是否牢固等,以防逃魚。
4.搞好網箱設置區的防護,防止洪水和大風浪等損壞網箱。
5.定期測定魚體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
6.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認真記錄養殖日記。養殖日記的內容包括日期、天氣、水溫、透明度、魚類活動情況、投喂飼料的種類和數量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