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午的忙碌后,江蘇省鎮江市的“夫妻檔”剝蟹工宋子月夫婦剝完了約25斤螃蟹。
作為鎮江的傳統名點,鎮江蟹黃湯包有200多年歷史。食客言及,通常點評其皮薄、湯多、餡足、味鮮……而蟹黃湯包的鮮,正是鮮在“蟹”上。
做蟹黃湯包,關鍵一步是剔蟹黃、蟹肉。這個不為食客關注的步驟,通常需要手工作業完成。從秋風起蟹兒肥開始,做到螃蟹下市,一年不過一季時間?删褪沁@一季,專業剝蟹人的收入可以達到四五萬元。
剝蟹很講究
4樣工具,10多道工序
日前一天清晨,8點還不到,記者來到宴春酒樓金山店時,65歲的馬鳳珠和71歲的宋子月已在操作間內忙了一個小時。當天,另兩個剝蟹人請假,只得他們兩人忙活,但一個早晨下來,也已完成了一盤蟹腿肉、一盤蟹身肉和兩盤蟹黃。
桌上,所有的螃蟹都是母蟹,整個剝蟹過程只用到四樣工具:剪刀、毛線針、小刀和鋼釬。又一大簍螃蟹端上來,只見馬鳳珠先逐個把螃蟹鉗子和腿全部掰下來,分別放好,再拿起剪刀挑起一根根蟹腿逐個剪去中間關節。
一旁的宋子月一手拿起剪好的蟹腿,一手拿著毛線針就對準關節戳了進去,隨之,一整塊蟹腿肉就自動冒了出來,直接落在盤子里。忙完以上工作,兩個人又開始對付眼前的蟹體。先將蟹身和蟹殼一剝為二,再拿起小刀,將蟹殼上黏附的蟹黃整塊挖下來,順手再摳去其中的“和尚頭”,然后用小刀把蟹殼里面刮干凈。
接下來,用小刀挖出蟹身上的蟹黃,再將蟹身橫剖為二,蟹腮部分丟棄。至于蟹肚那一塊,用小刀將肚臍上的蟹黃挖出后,兩個人便坐下來一門心思地拿鋼釬刮縫隙里的肉。
細細數下來,還沒有到一小時,兩人已足足完成了十多道工序,可他們還留了一道在最后——剝蟹鉗,“這是比較麻煩的一道!瘪R鳳珠解釋。
剝蟹收入高
老兩口今年去香港玩了一趟
操作間里挺安靜,戴著口罩的兩人手上動作不停,就似流水作業。不一會,三四十只螃蟹就變成盤子里分門別類裝好的蟹肉、蟹黃。酒樓老總吳榮生介紹,一個剝蟹熟手通常一天能夠剝蟹80斤左右。按照這一行的技術規格,比較理想的要求是一斤蟹出3兩-3兩3錢肉,“算下來差不多是三斤蟹剝一斤肉。”他說,出肉率的高低和螃蟹的品質也有關系,如果螃蟹的質量不太好,可能一斤蟹只能出肉2兩半-2兩7錢。
“重陽節之后的螃蟹才比較壯實有肉,一般從那時開始剝,直到12月的樣子!瘪R鳳珠介紹,今年因為螃蟹上市晚,剝蟹啟動的時間也有點遲,直到10月中旬他們才接到上工通知。不過,今年的剝蟹人工費又漲了,按照生蟹重量計算,剝一斤螃蟹的費用是8元錢,每斤比去年又高了2元。
如此一算,如果每天剝蟹,只這一季,每個人便可以掙上5萬多元。即便中間有時休息,每個人的收入也能有4萬元。不過,兩位老人告訴記者,他們現在一天也只剝三四十斤,一季下來掙個兩萬多元,也足夠了。“以前年輕的時候,過了這一季還可以再做做別的事掙錢,現在年紀大了,就到處走走玩玩!瘪R鳳珠說。這不,就在今年,她和宋子月兩人還去香港玩了一趟。
馬鳳珠和宋子月是夫妻。馬鳳珠告訴記者,她的剝蟹技藝全部學自父母,“他們過去就做剝蟹的活,我那時候經常去店里面看他們做事。”耳濡目染之下,馬鳳珠也把這門技藝學了下來并成為日后自己謀生的技能之一。
宋子月的技藝則是完全源自老伴。本是電工的他,退休后閑在家里,“我看她那陣子忙得不行,就想幫幫忙!彼巫釉抡f,馬鳳珠教他的第一課是煮螃蟹,“這可是門學問,煮蟹好不好,也會影響螃蟹出肉率”。如今的宋子月對此已頗有心得,煮蟹必須用冷水,先在鍋里倒水,然后放入螃蟹,煮到水滾,再燜個三五分鐘,就可以撈出來放涼。而剝蟹,“做這個就是磨手皮子,時間如果急乎乎的,也剝不好!彼f,從一開始的手腳很慢,做著做著也就熟能生巧,快起來了。
剝蟹人現狀
錢越掙越多,活不知誰來接
鎮江蟹黃湯包素來聞名,剝蟹也算得上是一個傳統!吧鲜兰o80年代,在老宴春酒樓門外,食客必經之路上,路兩邊放上幾張大八仙桌,一批宴春員工都會把煮好的螃蟹抬過來,坐下來剝蟹!睂Υ,吳榮生可謂記憶猶新,每個人手上的工具還不似現在齊全,就是竹篾子,但各個人手上的速度要遠快過現在,熟手一天甚至能剝一兩百斤蟹。食客來來往往,對這樣的剝蟹景象,有新奇的也有習以為常的,“因為過去大家都認為,能夠親眼看到剝蟹過程,才知道用的都是真材實料。”而這樣的做法,也一直延續了很多年。
剝好的蟹肉,必須趕緊由專門的師傅負責下鍋熬油。熬制的過程也十分講究,吳榮生介紹,師傅全程不說話,不準有人從旁邊經過,加工的器具鍋、盛具必須全部很干凈,“因為一旦損壞的話,損失就非常大。”因為過去冷藏條件不足,熬好后的干蟹油都被盛在瓦缽子里,滿滿一缽,頂層再用一層油封好,冷透后就放在倉庫里,“這一放可能就是一年,等到要用的時候就拿出來‘剖蟹’,一缽子10斤重的干蟹油通常要用30斤葷油剖。”吳榮生說,而剖好的稀蟹油就可用來做蟹黃湯包了。
上世紀80年代末,剝蟹因為衛生要求轉移至專門的操作間,從此也“消失”在大眾眼中。而剝蟹人工費,則越來越高,從二十多年前的兩三分錢一斤,慢慢漲至今年的8元。吳榮生解釋,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螃蟹價格也在上漲,人工費自然水漲船高。
然而,剝蟹人卻越來越少了!斑^去家門口鄰居有很多人都會,現在也都老的老、走的走啦!瘪R鳳珠說,剝蟹既辛苦又需耐性,不會剝蟹的人手上會剝得全是傷,即便是她這樣的熟手,在掰蟹腳時,也得戴上麻布手套,因為蟹腳上有倒鉤,容易刮傷手,“你看我昨天剛被戳破一塊皮!痹隈R鳳珠看來,過去人剝蟹,多是因為生活窮苦,沒辦法的事,而現在人都有工作,生活也好,哪會有心思再學這樣的技術活,“趁著我們現在身體好,還能忙一忙,等到以后忙不動了,這樣的活也不知道誰來接了。”
新聞鏈接
鎮江有好蟹
剔蟹黃、蟹肉非常有講究,而所選螃蟹也必須是單只凈重2兩以上的健康長江絨螯蟹,而且必須是母蟹,舍此便會失去龍袍蟹黃湯包的獨特風味。那么,什么樣的螃蟹才稱得上好、健康?
江蘇長江蟹王生態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江介紹,一只好的蟹,必須符合肌肉飽滿緊實、蟹肉微甜、肚大體厚、味道鮮美等特點。今年,我市養出的野生態“長江蟹王”已經開捕。
“長江蟹王”是我市正在全力打造的一個鎮江江蟹自主品牌,與陽澄湖、固城湖等大閘蟹發展套路不同的是,“長江蟹王”選定了長江特定地域,營造特優環境,采用特別工藝,形成特色風味,從而凸顯高端品牌效應。
“‘長江蟹王’在丹徒江心洲,占地1500畝的天然養殖基地,這片水面位于長江中間,毗鄰國家級長江江豚保護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水源位置、優質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天然餌料資源,特別適于野生長江江蟹的繁殖與生長。可以說,天然流動的江水孕育的江蟹,自然有著其他螃蟹所不能媲美的口感,螃蟹規格大。”黃文江說,基地的養殖用水用的是長江活水,水體交換由長江的潮漲潮落控制,蝦蟹苗種也全部是來自于長江的純野生苗,都是沿江漁民從長江里捕撈后收購而來。蝦蟹吃的是以小魚、小蝦、螺螄、蜆、水草等為主的天然餌料,另外還補充一些玉米、南瓜、土豆等植物性飼料,“最關鍵的是,一畝水面里,我們只投放500只蟹苗,螃蟹生長空間充足,吃得好住得好,所以不會生病,我們也絕不用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