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屬熱帶性魚類,當池塘的水溫降至18℃以前,羅非魚魚種就應進入溫室越冬,以防止凍傷。兗州市農業局經過近20年來的摸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利用地下機井水及拱型日光溫室大棚羅非魚土法保種越冬技術。
1.水源條件。凡是當地機井水溫在17℃以上,水質無污染,符合漁業用水條件的均可作為溫室的水源,若機井水溫達不到要求,需采取加熱措施。
2.前期準備工作
(1)溫室的建設。一般利用池塘的邊角或者空地,進排水方便的地方均可建設溫室。溫室的形狀一般為長方形,東西長,南北寬,根據地形也可建設其它形狀的溫室,溫室面積一般為100~200平方米之間,池深1.8~2.0m,池壁一般用24cm的磚混結構的墻建成。溫室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進排水口一般位于溫室的兩頭。進水口位于溫室的上口,與最高水位持平或略高于最高水位,排水口設在溫定的底部,應略低于池底,排水口由閥門控制,溫室底要有一定的坡度,進水口一邊高,排水口一邊底,高低差應在15~25cm,這樣有利于排污。溫室的上部用6cm的鋼管或細竹桿做成拱形的兩層架子,用橫梁相互連接,兩層之間要有一定的空間,相距10~20cm左右,在兩層架子上分別用塑料薄膜覆蓋,兩邊用土壓實。
(2)溫室消毒。投放魚種前,要對溫室進行消毒,用生石灰0.3kg/平方米或漂白粉20g/平方米對水全池潑灑,2~3天后排干池水,加注新水,以備放養魚種。
(3)魚種的處理。魚種進入溫室前要用3%~4%的食鹽水對魚體浸洗5~10分鐘以便殺滅魚體上的病原體。
3.飼養管理
(1)放養密度。一般20尾/kg的魚種,每平方米放15~20kg,也可根據魚種大小,放養量適當調整。
(2)增加水體的氧氣。魚種放養后,由于密度大,浮頭嚴重,要定時開啟增氧機,一般每4小時開機1次,每次15~20分鐘。
(3)投料。由于魚密度大、水溫底、魚體抵抗力差,越冬期間應投喂優質顆粒飼料,每天投喂2~3次,最好開完增氧機后再進行投喂,投喂量0.5kg/100kg魚。飼料參考配方:魚粉∶10%,豆餅∶30%,酵母∶10%,玉米∶10%,麩皮40%及少量飼料添加劑。另外,定期少量地投喂浮萍或胡蘿卜,防止魚體維生素缺乏。
(4)定期排水。每4~6天,或水溫低于15℃時,將溫室的水全部放掉,并將池內污物沖刷干凈后,加注新水。操作要仔細,防止魚體互相撞傷。每天堅持一小排,將池水放掉10~20cm,然后再加水至原位,這樣能排出部分糞便,防止水質變壞。
(5)魚病防治。由于溫室越冬魚種密度大,水溫低,魚抵抗力差,病害發生嚴重。平時一定要注意預防,定期全池潑灑0.7μl/L硫酸銅,防治各類纖毛蟲病和二氧化氯或強氯精對水體進行消毒,堅持每天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對魚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止造成重大損失。
4.適時出池。當外部池塘水溫保持在18℃以上,兗州市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即可把魚種放出溫室進行成魚養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