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山東省召開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海洋經濟工作,并明確了今后的任務: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推動山東省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會議上,山東沿海城市在總結近年來海洋經濟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以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為目標,提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策略和措施,以更好地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
青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三個新提高”
青島市將圍繞青島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積極打造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的戰略目標,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方式轉變,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努力實現海洋產業競爭力、海洋科技創新力、海洋管理能力“三個新提高”。首先,實現海洋產業競爭力的新提高。突出發展臨港工業,大力發展濱海旅游,調優調強現代漁業,積極拓展海洋服務業,爭取到2010年海洋經濟二三產業比重達到85%。其次,實現海洋科技創新力的提高。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爭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科技創新成果,加快國家深海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項目等。第三,實現海洋管理能力的新提高。進一步在海域使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監測等方面加強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起規范、科學、高效的海洋管理新體系。
煙臺: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重點培植發展“1+3+5”海洋產業體系
煙臺海洋資源十分豐富。為了實現從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轉變,今后一個時期,煙臺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重點培植發展“1+3+5”的海洋產業體系。“1”就是突出發展港口經濟。繼續實施“以港興市”戰略,以調整優化港口結構為主線,以加快煙臺港西港區建設為重點,力爭建成環黃渤海、面向東北亞地區的區域性、現代化大型樞紐港口。今年,要力爭完成港口吞吐量1.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0萬標箱。“3”就是重點發展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機械制造3大海洋支柱產業。“5”就是培植發展海洋生物制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礦產、海洋能源和海洋服務業5大新興產業。通過以上努力,到2010年,全市海洋產業增加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
日照:堅定不移地實施“港口立市”“以港興市”戰略
近年來,日照市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大力發展港口經濟,使港口經濟成為日照市經濟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和發展潛力的主體板塊。下一步,日照將堅定不移地推行“港口立市”“以港興市”戰略,做大做強港口經濟,加快發展濱海旅游、海洋漁業、海洋科技等特色產業,力爭在全省率先建成海洋經濟強市。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提高規劃水平,加大規劃執行力度,真正實現城以港興、港為城用、一體化發展。根據新的港口規劃,日照市港口岸線由原來的12.5公里增加到25.5公里,萬噸級以上泊位增加到247個,貨物吞吐能力增加到6億噸。二是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根據日照市的城市定位“臨港工業和濱海旅游業發達的陽光城市”,日照要依托港口和臨港產業園區,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大力招商引資,積極爭上大項目、好項目。三是大力培育海洋化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環保技術和綜合利用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濱海旅游業,打造日照“藍色”優勢。四是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海洋生態市建設。
東營: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重點實施“三個突破”
東營市海洋經濟發展總體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科學開發利用豐富的海洋資源,發揮海洋經濟的潛在優勢,是東營市實現新一輪海洋經濟開發的重要戰略。結合東營的實際,下一步發展海洋經濟要重點實施“三個突破”:一、在臨港產業開發上實施突破。臨港產業區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港口資源及石油、鹽鹵資源,東營將在臨港產業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鹽化工、石油裝備制造等三大產業,拓展臨港產業的發展空間。二、在海洋漁業開發上實施突破。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培育特優水產品;培育加工龍頭企業和銷售龍頭企業,提高漁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成立水產品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投資建設一個全國一流的水產品檢測中心和一個國家級中心漁港。三、在生態旅游開發上實施突破。重點開發黃河口旅游。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