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龍頭企業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以羅非魚養殖標準為紐帶,實行統一供魚苗、統一供飼料、統一加工出口等,帶動1300戶農民標準化養殖羅非魚,成為海南第一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今年行情不錯,前10個月出口量同比增長大約30%。”一見面,周勤富就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向記者報告好消息。據他介紹,今年海南羅非魚生魚片出口行情看好,同比增長5%左右,而他的企業—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則獨占鰲頭,領跑全行業。
這是記者今年第二次見到周勤富。記得今年早些時候第一次見面時,他對市場前景還憂心忡忡。沒想到半年之后,他卻給人全然不同的感覺,面帶喜色,充滿陽光。
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創建于2007年8月,是海南省第一個“國家級羅非魚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也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北美。勤富公司加工生產的生魚片由于質量佳、口感好,深受國際市場歡迎。然而近年來,企業卻面臨重重困難。
據周勤富的助手陳火城介紹,自去年以來,羅非魚收購成本上漲了15%左右,而市場價格的漲幅只有10%左右。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等因素,使得企業利潤率明顯下降。
“面對這些壓力,我們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確保了企業能夠渡過困難。”陳火城說,“公司通過加強員工技術培訓、精細化管理等提高產品出廠率,采取通過目標考核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等措施,降低生產成本,彌補利潤的下滑。為了激發員工增產節約的積極性,公司還將節約下來的生產成本,用于獎勵員工。”
據了解,海南省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羅非魚生魚片出口基地,有20多家羅非魚加工企業,但目前正常生產的只有十來家,其中以勤富公司生產規模為最大。歐美市場對食品類商品把關較嚴,門檻較高,曾經于十多年前停止過對中國羅非魚商品的進口,直到2005年前后才重新放開。勤富公司的產品因其安全、環保等優點在歐美贏得良好的口碑,已經有了穩定的國際市場。公司集養殖、加工、出口為一體,輻射帶動10萬畝養殖基地的羅非魚養殖,是國家羅非魚出口食品農產品(000061,股吧)安全示范基地。
28年前,周勤富從浙江來到海南島東部僑鄉文昌市養殖羅非魚。當時文昌一帶尚無專業的羅非魚養殖企業,種苗、養殖技術都很落后。周勤富落戶文昌后,利用臺商引進的優質種苗,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帶動了文昌的羅非魚養殖和加工,成為風氣的引領者。記者采訪時,正值以色列客商前來洽談業務,周勤富顯得有些忙碌。
“發展羅非魚加工業,可以充分吸收就業。”周勤富說,“羅非魚加工業涵蓋魚苗、飼料、養殖、加工、銷售、物流、包裝等行業,能為很多人提供就業渠道。但目前海南省對羅非魚加工行業扶持政策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
“政府可以增加對羅非魚行業冷鏈設備的補貼。”他表示,“冷鏈設備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是羅非魚行業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據說廣西、寧夏等地均有相關補貼政策,政策補貼可以大大減少企業對生產設備的支出,讓企業有充裕的資金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效益。”此外,周勤富希望政府在企業用地方面給予支持。他表示,羅非魚全身都是寶,魚骨可加工成魚粉,魚皮可加工成蛋白,魚鱗可加工還可制作成魚膠、角蛋白、磷酸氫鈣、鳥嘌呤等生化產品。目前勤富公司面臨擴建飼料廠和深加工車間,這些都需要用地。況且企業中、長期規劃已經通過論證,未來用地將十分緊張。文昌市的工業基礎薄弱,政府應該扶優扶強。
市場的回暖讓這位中年漢子重拾信心。下一步,勤富公司不僅要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能,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還要努力開拓國內市場。目前公司產品已經率先進入了上海市場。周勤富相信,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羅非魚生魚片將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未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將會齊頭并進,前景應該很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