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珠海市農業部門統計,截至2006年,珠海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38萬畝以上,每年魚苗市場需求量高達4億尾,長期供不應求。但水產種苗的來源主要依靠天然捕撈及從外地采購,而且品種供應比較單一,嚴重制約著珠海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
現在,珠海金灣區紅旗鎮的魚苗繁育基地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魚苗的本地供應問題。
珠海的李中幸是珠海一位普通的水產養殖戶,有幾十畝魚塘,他對筆者說,今年進的海鱸魚苗由于能夠在珠海本地購買,一尾的價格從原來的0.8-0.9元降到0.2-0.3元,平均一畝魚塘能減少成本3000元,20畝就是6萬元。這讓很他高興。本地購買魚苗降低魚苗成本是很多養殖戶一直盼望的事情。現在珠海有1000多家養殖戶已經享受到了本地采購魚苗的便捷。
20多種魚苗實現本地采購
珠海的魚苗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的海苗和從外地進口的人工繁育魚苗。天然捕撈的海苗有著許多缺點,如捕撈過程中時常會刮傷魚苗,導致死亡率較高,魚苗的成活率只有30%左右,另外還存在海魚雜交導致魚種不純等弊端,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養魚成本。而從外地采購魚苗,運輸成本大。珠海缺乏本地人工培育魚苗的基地已成為制約珠海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珠海龍勝良種魚苗培育基地是珠海第一家本地人工培育魚苗的基地,該基地現在已能完全依靠自身實力使親魚排卵并育出魚苗。基地的魚苗生產促進了珠海魚苗生產的本地化,該基地目前已實現了20多種魚苗的規模化生產,其中鯔魚魚苗的培育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珠海農業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鯔魚魚苗在珠海最為缺乏。
魚苗產量頗豐仍供不應求
培育基地的老板湯清亮向筆者介紹說,魚苗在長成3公分之前,身體非常脆弱,對水的鹽度、水溫非常敏感。稍有變化,魚苗就會死亡。今年4月初清明節時就因為突然降溫,讓他損失不小,魚苗整塘整塘地死亡。如何控制水的各種指標讓魚苗順利長成,甚為不易。
他來珠海初期,他的魚苗繁育技術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視。該基地到2007年初,已成功繁育出多個品種的魚卵共1000多公斤,孵化仔魚10多億尾,培育3公分以上的魚苗8000多萬尾,客戶有珠海1000多家養殖戶。今年,湯先生已做好計劃擴建室內溫控車間、親魚產卵池、仔魚培育池等設施。
實現本地采購后,如魚苗出現問題,可以很方便地獲得技術指導,湯先生的客戶越來越多。一位搞魚苗經銷的廖先生告訴筆者,魚苗長成銷售期間,還是很容易出現問題,本地采購能讓養殖戶更方便地獲得指導,一旦魚苗出現病癥,很容易對癥下藥。
湯清亮透露,他的基地年產量約在4000萬尾左右,但也只能滿足1/10的需要。人工繁育魚苗的市場前景很好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