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大鯢產業發展的意見》。根據《意見》,我市將以保護野生大鯢資源為前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依法管理為保障,統籌兼顧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力爭到2015年,全市年產大鯢苗種30萬尾、商品鯢60萬公斤;到2020年,年產大鯢苗種80萬尾、商品鯢160萬公斤。
為此,市級財政2013至2015年每年將安排適量專項資金,支持大鯢資源保護、種苗繁育、標準化基地、加工物流營銷和貧困戶養殖設施建設等項目。有關區縣(自治縣)也將整合扶貧、移民、農業綜合開發等相關資金扶持大鯢產業發展。
我市將加快建設大鯢原種保護和良種繁育基地,大力推廣仿生態繁殖技術,快速擴大苗種產能。全市規劃建設大鯢良種繁育基地3個,每個基地年繁育苗種15000尾以上。在萬州、黔江、城口、武隆、開縣、巫山、巫溪、石柱、酉陽等重點區縣(自治縣)各規劃建設大鯢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2―3個,在其他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各規劃建設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1―2個,每個示范基地年產商品鯢10000尾以上。
允許已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利用特許證的龍頭企業與具有一定基礎但尚不具備辦證條件的中小養殖專業戶簽訂托養協議,帶動中小養殖專業戶擴大養殖規模。支持具備條件的餐飲店辦理經營利用證,拓寬大鯢產品終端消費市場。支持養殖企業在重慶主城區重點水產批發市場設立專銷店(柜),培育以主城區為中心、輻射全市的銷售網絡,并逐步拓展市外銷售渠道。
深度開發大鯢在生物醫藥、保健、美容等方面的應用,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延伸大鯢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推進大鯢產業與新型工業、旅游產業、文化產業有機融合,打造一批集科普、旅游、餐飲等為一體的休閑漁業基地,帶動相關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