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繁殖情況及環境條件黃鱔每年只繁殖一次,在每年的4一8月,盛期為5一6月。其產卵周期較長。黃鱔的繁殖季節到來之前,親鱔先打繁殖洞。一般洞打在田埂邊,洞口通常開于田埂的隱蔽處,洞口下緣2/3浸于水中,分前洞和后洞。前洞產卵,洞長10厘米處比較寬闊,上下高約5厘米左右,寬約10厘米。后洞則細長,作隱蔽棲身。在較大的水體中或在不方便打洞的水域,親鱔尋找茂密的水草、水草根、瓦礫、石縫等可隱蔽的物體做巢。
2.自然性比與配偶構成黃鱔生殖群體在整個生殖時期是雌多于雄。其中2月份雌鱔占91.3%,從6一8月雌鱔產過卵后性腺逐漸逆轉,到9月份雌鱔逐漸減少到38.3%,10一12月雌、雄鱔大約各占50%。在秋、冬季節,人們捕獲黃鱔捉大留小,因此開春后仍是雌多雄少。黃鱔的繁殖,多數屬于子代與親代配對,也有與前兩代雄鱔配對。但在沒有雄鱔存在的情況下,同批黃鱔中就有少部分雌鱔逆轉為雄鱔后,再與同批雌鱔繁殖后代,這是黃鱔有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之處。
3.自然產卵與孵化性成熟的雌鱔腹部膨大呈淺橘紅色(也有灰黃色),有的親鱔有一條紅色橫線。產卵前,雌、雄鱔吐泡沫筑巢,然后將卵產于洞頂部掉下的草根上面,受精卵和泡沫起漂浮在洞口。受精卵黃色或橘黃色、半透明,卵徑(吸水后)一般為2一4毫米。親鱔,特別是雄親鱔有護卵的習性,一般要守護到鱔苗的卵黃囊消失為止。親鱔吐泡沫作巢一般有如下作用: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敵害發覺,保護鱔卵;二是使受精卵托浮于水面,而水面則一般溶氧高、水溫高(鱔卵孵化適宜水溫2l一28℃),有利于提高孵化率;三是親鱔吐的泡沫中,有對鱔卵孵化起著重要作用的物質,目前尚未認清是何種物質。
黃鱔卵從受精到孵出仔鱔,一般在30℃左右水溫中需要5一7天,25℃左右水溫需要9一11天。自然界中黃鱔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可達95%一100%。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