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說到澳洲淡水龍蝦,大家都知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名貴的蝦之一 。而且,由于產卵少、孵化率低等原因,產量很低,養殖這種龍蝦一直是行業難題。不過如今宜興楊巷鎮鄔泉村的潘志堅,成了無錫成功養殖這種龍蝦的第一人。
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了潘志堅的養蝦塘跟隨他一起下水收蝦籠。小船慢慢劃著,泛起陣陣漣漪,水下的水草清晰可見。 潘志堅:“這個蝦對水質要求比較高,不清的話養出來的品質不好。”
我們從捕蝦籠里隨手拿起一只放到秤上一稱, 足足有三兩重。這些澳洲淡水龍蝦的外觀十分漂亮,通體呈現深藍色,而螯的外側頂端有一塊呈鮮紅色,很是特別。潘志堅告訴記者,他以前在村里工作,去年開始搞水產養殖。當時,楊巷鎮已經有了不少搞水產養殖的農戶,但基本上都是養蟹,相互之間難免有競爭。作為水產養殖的新人,潘志堅認準一個方向,就是要另辟蹊徑,還專門去南京請了一個相關方面的專家來指導。
“大家養蟹就不稀奇了,經濟效益越往后越差, 弄個新品種養養推廣推廣試驗試驗。”
因為澳洲淡水龍蝦的蝦苗非常小,一斤苗就有一萬六千只,所以很容易被青蛙、黃鱔、小魚這些天敵吃掉。 潘志堅侍候起來特別小心,專門把魚塘清理了一遍。 而日常水質把握是最關鍵的。
潘志堅:“我基本上是十天或者一個禮拜,進行一下生物調水。水是從河里面打到一個小池里面,再經過消毒,凈化以后,再往大塘里面打。”
今年夏天非常炎熱,潘志堅開始以為,澳洲淡水龍蝦本身就是熱帶動物應該無礙,但高溫天一夜之間蝦苗竟然死了三千多只。
經過觀察研究,潘志堅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正好在夏天脫殼 ,一般是二十到三十度之間水溫最適宜,超過了,要看它,如果不脫殼就沒有事,脫殼溫度一高,它就吃不消了。”
雖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潘志堅沒有灰心,他專門買了水溫監測器,一旦水溫過高,他就趕快加冷水到蝦塘。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潘志堅的澳洲淡水龍蝦試養成功。年底算賬, 一畝有8000元的收益。
新年將近,潘志堅盤算著來年的發展,他計劃搭一個大棚,擴大養殖,同時組建澳洲龍蝦養殖合作社,幫助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