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6月12日,我市將在東江惠州市區段人工增殖放流990多萬尾魚苗,其中包括60萬~80萬尾被稱為東江水質“晴雨表”的黃尾密鲴。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水科所獲悉的。此次放流的主要是東江原生品種魚苗,將增加東江的漁業資源,保護東江水質。
據悉,此次東江人工增殖放流,主要品種有東江紅鯉、黃尾密鲴、廣東魴、鯽魚、鯪魚、草魚等6個品種和少部分觀賞魚類。其中東江紅鯉、黃尾密鲴、廣東魴是東江原生品種魚類。昨日,記者在市水科所了解到,東江紅鯉、黃尾密鲴、廣東魴是市水科所近兩年從東江上游采集樣本后精心培育出來的,準備在東江惠州市區段放流后,讓東江水產資源逐步恢復。
市水科所所長李良生說,東江原生品種魚苗放流到東江后,不僅可以增加這些魚的種群數量,而且還可以保護東江水質,因為鯪魚以藻類及水底腐殖質為食,草魚可以消化東江的雜草,黃尾密鲴可以成為東江水質的“晴雨表”,它們對水質要求較高,水質差就會死亡。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