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生魚
2013年珠三角生魚市場因H7N9而逐步走出低迷陰霾,飼料因魚粉價格下跌性價比有所提高,料企紛紛加入質量比拼的“白刃戰”,養殖戶養殖利潤總體有所提升,信心增加。
文/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工程中心 劉晉
2013年,珠三角生魚養殖業走過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年初行情深陷低迷霧霾,4月后被禽流感疫情注入一針強心劑,重新煥發活力,歲末卻未見豐收的艷陽天。2013年即將閉幕之際,本文對2013年珠三角生魚養殖及其飼料市場變化作一簡要回顧與反思。
一、生魚養殖概況
“靠天吃飯”這句千年俗語,在2013年的生魚養殖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經歷了2012年的大起大落,2013年珠三角生魚價格行情在春節前短暫起色后持續走跌,過冬生魚大量積壓存塘(如圖1)。2013年4月,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響,雞、鴨等禽類食品的消費嚴重受挫,消費者對水產品的需求增加,生魚價格回歸上升通道。2013年7-8月,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區持續高溫,當地養殖烏鱧難以出塘,珠三角生魚需求量明顯上升,價格快速拉高(7月單月漲幅達2元/斤)。此輪價格上漲打破了2012-2013年度生魚行情萎靡不振的局面,對生魚養殖產生較大的鼓舞作用,生魚養殖由全面虧損恢復至保本或略有贏利。2013年9-11月,新魚頭批魚開始上市,利潤普遍超過1元/斤,12月生魚價格卻轉為平穩,未出現市場期待的漲勢。

圖1 2012、2013年珠三角生魚價格行情走勢(1-8月,頭魚3-4斤/尾,均重1.3-1.8斤/尾;9-12月,頭魚2-3斤/尾,均重1.1-1.3斤/尾)
每年4-5月為珠三角生魚養殖集中放苗時間。受年初價格低迷與4-5月頻繁強降雨雙重影響,2013年生魚的養殖量比2012年度減少約40%,且放苗時間整體推遲了一個月左右。2013年生魚頭批魚上市量為近幾年最低水平,中批或尾批魚上市量可能比往年較多。2013年,較多生魚養殖戶轉養加州鱸、黃顙魚等其它品種,但部分資金實力較大的養殖戶仍然保持了2012年的養殖量。此外,部分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私營企業主陸續進軍生魚養殖產業,增強了整體從業人員的資金實力。
二、生魚飼料質量分析
受益于秘魯魚粉價格下挫,珠三角主流品牌生魚料先后于2013年7月與9月降價,兩次價格下調共500-550元/噸。然而,生魚料價格下跌的同時,質量水平卻顯著提高,2013年各主流品牌生魚料餌料系數顯著低于2012年,差距約為0.05-0.10(如圖2)。

圖2 2012-2013年度、2013-2014年度A、B品牌生魚料餌料系數變化
2013年4月,秘魯魚粉價格逐步下滑,給生魚料質量提升帶來較大空間;同時2013年生魚養殖開始放苗,生魚料的養殖效果得以完全體現。另外,2013年,珠三角生魚料市場容量明顯萎縮,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為了鞏固與開拓市場,主流廠家紛紛加入質量比拼的“白刃戰”,部分廠家更不惜血本大比例增加配方成本,因此主流品牌生魚料質量整體上明顯提高。
三、生魚飼料市場思考
根據反復調查與多方考證,2012年珠三角生魚料市場銷量為17-18萬噸;2013年,盡管生魚養殖量大幅減少,但因為大量舊魚長期存塘,飼料需求較大,市場銷量仍可達13-14萬噸。多年來,珠三角生魚料市場一直為百家爭鳴的競爭格局,生魚料為珠三角地區高檔魚料中一個成熟而極具個性的品種,市場變化可折射出整個高檔魚料市場競爭形勢。
1、產品質量競爭與魚粉采購
飼料質量是生魚料品牌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任何品牌放棄質量則自尋滅亡。2013年,主流生魚料生產企業均在質量方面加大了投入,如大幅提高魚粉使用比例。在生魚料配方結構中,魚粉是最核心、占比最大的原料。雖然生魚料配方技術在探索與創新中不斷進步,但任何企業具有魚粉采購優勢,就獲得了競爭的主動地位。在魚粉采購方面,大型集團公司一般傾向于大批量規模采購,或進行期貨交易,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的壓力可能偏向于即買即用的采購方式。因此,當魚粉價格上行時,集團公司擁有較大的采購優勢,而當魚粉價格下行時,中小企業可能占據較有利的地位。
2、企業利潤增長點
經過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生魚料配方技術與生產技術漸趨成熟,銷售利潤卻逐年下滑,市場正在步入“同質化”與“微利化”。2013年,各大主流生魚料生產企業在飼料質量上頻頻加碼,高起的配方成本產生的低利潤率與高價格極不相稱。原料成本占生魚料生產與經營最大的部分,在配方技術、生產技術未有突破性進展時,大力控制原料成本或提高原料的性價比,可給生魚料生產企業創造更大效益。此外,飼料原料與成品的質量控制亦相當重要,如果原料與成品出現重大的質量問題,會導致企業市場份額流失,甚至帶來慘重的經濟損失,減少質量問題則可給企業創造巨大隱性收益。
3、企業如何服務養殖戶
2013年,“服務營銷”在珠三角生魚料市場已不是新鮮的詞匯,如何開展有效的技術服務成為了生魚料銷售的重點工作之一。就養殖本身來看,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是“養好魚”與“賣好魚”兩方面。目前,生魚料生產企業面向養殖戶的技術服務內容局限于“養好魚”這一環節,而對如何給養殖戶及時提供準確而全面的魚價信息,并引導養殖戶在合理的價位出魚仍不夠重視。“賣好魚”直接關系養殖戶最終的養殖收益與飼料企業的實際回款,大部分養殖戶信息面窄、經營理念較保守,飼料企業應考慮在“賣好魚”環節給予養殖戶更多的幫助,使服務營銷取得更高成效。
四、2014年生魚料市場展望
2013年,在沉重的悲觀氣氛中,珠三角生魚養殖迎來希望的曙光,頭批魚實現了超過1元/斤的利潤,提振了養殖戶信心。2014年,珠三角生魚養殖將出現恢復性增長,生魚料市場可能重現2012年的火爆景象。未來幾年,珠三角生魚養殖與價格的變化可能難逃“蛛網模型”的魔咒,但只要養殖戶學會理性經營,摒棄賭徒心理,仍可利用價格變動的商機最大限度規避風險,并收獲良好效益。而生魚料生產企業只要緊緊抓住質量這一生命線,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均可獲得穩步發展。作為地區性的水產養殖支柱產業,珠三角生魚養殖的經濟地位不會改變,并將隨著產業發展釋放出日益增大的經濟效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