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海里水鎮石塘村毗鄰南海和桂工業園B區,村里有十余個魚塘,5日早上,一名養殖戶將內河涌水抽至魚塘后,萬斤魚兒陸續死亡。環保部門表示,需化驗樣本后才能確定死魚原因。內河涌兩邊的養殖戶表示,由于內河涌被污染,自己不吃或很少吃自家養的魚。
事發:
河涌泵水養魚死萬斤
老覃是肇慶懷集人,在南海里水石塘村承包了個魚塘,此處毗鄰南海和桂工業園B區,B區的生活用水以及部分工業廢水通過暗渠排入村內的象安內涌和象安公涌。
5日早上6時30分許,老覃用電泵從內河涌內泵水進入魚塘。不料,當日早上9時,魚在塘內開始狂跳。料想“有事發生”,老覃趕緊往魚塘投放“增氧解毒王”以及食鹽進行急救,然而已無濟于事,他只能看著一條條原本狂跳的魚兒沉入魚塘,之后翻著白肚浮出水面。
老覃說,他平時偶爾也會這樣泵水,但從未發生意外。
走訪:
養殖戶不敢吃自家魚
6日,記者走訪了象安內涌,剛靠近就能聞到刺鼻的惡臭,河床上水不多,黑色的淤泥裸露在外,水兩旁的淤泥呈現白色。沿象安內涌走到靠近B區的盡頭,可以看到工業區內連接內河涌的渠道上流著乳白色液體。
兩旁的養殖戶表示,他們養魚靠的就是內河涌的水,不過下大雨的時候,逢涌的水會倒灌入象安內涌,這時候水質比較好,大家就會把內河涌的水抽進魚塘養魚。
占地2200畝的和桂工業園B區內有紡織、五金、機械、玩具等企業,其中緊鄰象安內涌有五金廠,生產膠水、塑粉之類的廠。里水環保部門表示,這些廠投產已有至少8年時間,之前并沒有發生這類事件。
但原本清澈的象安內涌確實是因為工業區投產后日益變得惡臭。一位養殖戶稱,自從工業區投產后,內河涌的水質就變差了,而且經常散發出臭味。一名周姓養殖戶表示,內河涌的水水質很差,他從不吃自己養的魚。
回應:
化驗后才知有否偷排
里水環保部門6日中午抵達現場進行調查,工作人員首先用PH試紙對魚塘以及象安內涌內的水進行測試,老覃的魚塘水呈現酸性,而河涌水則是中性。工作人員表示,從試紙上看,河涌水是正常的,老覃魚塘的水可能受到他投放的解毒藥影響,呈酸性。
工作人員表示,魚的死因有多種,比如天氣驟變或者養殖密度過高都有可能導致出現問題,目前不能確定魚的死因與河水是否有關系。他還表示,現已經將河涌水取樣化驗,待化驗出水中成分之后,會按照成分去查相應的工廠,再確定是否存在偷排。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