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宗品種苗種生產穩中有升。3月初的風暴潮對育苗生產影響嚴重,造成蝦夷扇貝幼體和稚貝死亡3290多億個,直接經濟損失約2.7億元。災后,組織各地區和育苗單位采取加強現有存池苗種培育管理,提高育成率;及時從其他地區和育苗室調劑補充餌料、種貝、幼體,增加育苗茬次;加快海灣扇貝、海參等后續生產品種的種貝儲存培養等措施保苗增苗,到5月末,全市蝦夷扇貝、海灣扇貝育苗生產全部結束,兩個品種出苗量均比上年同期增加30%左右,分別為400億和140億。
二是優質品種規模產量繼續增加。圍繞實施“六個百萬工程”項目,在鞏固提高蝦夷扇貝、陸地工廠化養殖生產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灘涂貝類、海參、魁蚶養殖規模。到6月末,新增海參養殖面積9200畝,完成產量9750噸,同比增加1585噸;新增灘涂貝類養殖面積2.15萬畝,完成產量9.82萬噸,同比增加4657噸;新增魁蚶養殖面積3.3萬畝;收獲蝦夷扇貝產量11.27萬噸,同比增加1.54萬噸。
三是養殖布局結構調整取得實效。去年,由于清理南部海域浮筏養殖面積減少5.6萬畝,造成藻類減產1.7萬噸。為此,今年各地普遍加快了布局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旅順和莊河外海增加藻類養殖面積6000畝,分別增加裙帶菜、海帶產量3500噸和2500噸;北三市一區增加貝類養殖規模2萬多畝,增加產量2.6萬多噸,彌補了藻類減產造成的減收。上半年,全市完成海水養殖產量71.01萬噸,同比增長4.75%;實現產值43.93億元,同比增長3.93%;實現海水苗種產值10.04億元,同比增長28.28%。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