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海南省管轄的海域達20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海域面積的三分之二;海岸線長達1928公里,有大小港灣84處,其中已有43處被開辟為港口。海南島資源豐富,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優良,為海南省海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2006年,海南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396.9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44.3%,按現價計算比2005年增長13.3%。“十五”期間,海南省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8%,高于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2.6個百分點。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拉動了地區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五”期末,全省涉海就業人員總數為106.3萬人,與“十五”期初相比上升了4.5個百分點。
各級政府重視 描繪發展藍本
為貫徹執行《海域法》,海南省出臺了《海南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海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辦法》和《海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項目和標準》等配套制度與辦法,并于2002年頒布了《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修改完善了《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實施辦法》。2005年5月,海南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辦法》。2005年7月,海南省政府頒布實施了《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并于同年通過國家海洋經濟規劃評估,成為指導海南省海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藍本。按照“十五”時期的發展速度推算,預計將提前實現規劃中的發展目標。
2006年1月,海南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大海洋資源的開發力度,形成有海南特色的海洋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特色海洋產業體系;優化海洋經濟布局;加強海洋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4月,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的報告中,省委首次提出海陸并舉的發展思路。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海洋資源開發的重視,有效保障了海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突出產業優勢 拉動經濟發展
海南省以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與海洋交通運輸業等為支柱產業,三個產業合計約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近一半,優勢十分顯著。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極大拉動了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2006年,沿海區縣生產總值占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的85%,總人口達到全省人口總數的83%,已接近《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中的目標,海洋經濟對沿海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日益突出。
一是海洋漁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海洋漁業已形成捕撈、養殖、加工、及漁業服務業等相配套的產業體系,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海洋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4.0%,穩居各海洋產業之首。二是濱海旅游業持續穩步增長。2005年,海南省濱海旅游收入達到77.2億元,全年接待入境游客達35.3萬人次,分別比“十五”期初增長了46.8%和48.4%。三是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2005年,全省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接近40億元,海洋旅游客運量達835萬人,位居全國第五位。四是海洋油氣業、海洋生物醫藥業等新興海洋產業逐漸起步。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油企業正加快南海油氣資源開發,2005年,該省海洋油氣業增加值達3億元。
抓住機遇 加快發展
展望未來,面對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面臨海洋經濟快速發展需求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海南躊躇滿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逐步建立,將為位于自由貿易區地理中心位置的海南省發展海洋運輸業、物流業和旅游業等海洋產業創造新的機遇;“9+2”泛珠三角經濟圈的發展,為海南利用粵港澳資源提供了新的機會。海洋經濟大發展的時機已經到來。
積極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進一步融入東南亞地區經濟體系及華南經濟圈,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和合作。通過加強海洋綜合管理,強化法律、行政與經濟等手段,統籌協調,引導服務,努力促進海洋經濟朝著又好又快方向發展,將使海南這一海洋經濟發展的南海明珠更加璀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