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真的好過搶銀行”
“唔講是比個村長做,就算是比個鎮長我都唔做,我寧愿養蝦”。
這是筆者近日在廣東江門睦州冬棚養殖區聽到不少養殖戶說的玩笑話,盡管是開玩笑,但足以折射出目前當地養蝦形勢之火紅,收益之可觀,養殖戶歡欣鼓舞的心情溢于言表。
據睦州三江村宏豐蝦苗場的吳志祥告訴筆者,去年(2013年)他提供蝦苗的客戶養殖成功率高達75%以上,加上去年以來對蝦價格不斷攀升,絕大部分人均能賺錢。珠三角地區是冬棚主要養殖區,一年養蝦不少于三造,這樣一來,不少人僅依靠幾畝的面積池塘就能賺十多二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養殖成功率增高,價格上漲,激發了養殖戶巨大的養殖冬棚熱情,今年江門睦州三江、黃布、石板沙等地的蝦塘幾乎100%搭棚養蝦。而據了解,目前睦州、大螯對蝦塘頭價普遍為:50頭規格37-40元/斤,,60頭規格35元/斤,70頭規格30-31元/斤,80頭規格26-28元/斤。
宏豐蝦苗場在出苗
與粵西、廣西等地蝦苗場早早進入停產狀態不同,目前江門地區育苗場非但不停產,而是盡可能多生產蝦苗。據宏豐蝦苗場吳志祥稱由于養殖戶投苗熱情高漲,每天到苗場拿苗的客戶絡繹不絕,目前市面上蝦苗呈供不應求的態勢。
連片的對蝦養殖冬棚
連片的對蝦養殖冬棚
里面養有大蝦的冬棚
走進連綿不斷的養殖塘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白色的塑料薄膜大棚,其中絕大部分進行對蝦養殖。當走近一口池塘時,如果聽到增氧機拍打著水花“嘩嘩嘩”時,就能判斷這口池塘正養著大蝦。
馮嫂在自家冬棚前
在睦州黃布村養殖對蝦的馮嫂,去年白水蝦養殖成績平平,只有幾萬元盈利,但目前冬棚蝦長勢良好,對蝦吃料正常、池塘水色靚爽,現對蝦已有70-80頭/斤,時價已達28-30元/斤,眼看豐收在望,馮嫂看在眼里,喜上心頭。
睦州石板沙村的梁景亮是當地統一飼料的經銷商,他告訴筆者,石板沙村約有900-1000畝蝦塘,去年石板沙村養蝦取得驕人的成績:賺錢、保本、虧本比例是8:1:1,即有80%的養殖戶賺錢。他稱由于石板沙村地處環境條件好,周邊沒有工廠污染,水質豐富及優良,并且每個養殖塘進排水方便,并且都設有獨立的進、排水口,避免了病害交叉感染,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在高蝦價及高成功率的吸引下,很多人都想進入石板沙村擁有一口養殖塘,這無疑推高了當地蝦塘租金。據悉,今年石板沙村的塘租已升到3300元/畝甚至更高,已遠遠高出相隔不遠大螯鎮的塘租。
統一飼料經銷商、養殖戶梁景亮
梁景亮養殖的冬棚蝦,漂亮吧
多年在水產行業打拼的梁景亮除了經銷飼料外,也從事對蝦養殖,自己和家人共有蝦塘100多畝。看到過太多的養殖失敗慘痛的例子,梁景亮對養蝦一直不敢掉以輕心。由于當地的蝦塘幾乎是土塘,他認為投苗的密度不能貪多,以5萬尾/畝的較為適宜。他總結出一套養殖的思路,首先是選擇好苗種、注意調節水質(特別要清除藍藻)以及定期殺寄生蟲。其次要注意養殖細節問題,特別是要經常觀察對蝦糞便。他的經驗是:當對蝦出現輕微腸炎時,糞便就會變長,而正常蝦便的形狀應該是粗短。交流中,他十分樂意分享治療腸炎配方: 12小瓶人用的保濟丸拌10斤蝦料投喂,如果情況嚴重,還可同時配土霉素一起投喂,土霉素用量是2兩(純度98%)拌料40斤蝦料。一般連續投喂兩餐就可見效,如要加強投喂則建議多喂兩餐。
目前梁景亮冬棚蝦規格達到60多頭/斤,他從塘里取出幾條蝦給大家看,果不其然,只見這些蝦均通透明亮,腸道飽滿,肝胰臟正常,異常生猛。據梁估計,目前這口塘對蝦畝產大約400-500斤,價格以30元/斤計算,除去12元/斤成本,每畝的利潤能達到9千元。然而他并不著急賣蝦。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當然要養大蝦,至少養至30-40頭/斤,畝產達到800斤就比較理想。不要擔心蝦價,即使價格比現在有少少下降,但規格變大,產量翻倍,利潤就不只是成倍增加那么簡單了,可能會超過2萬元/畝。”
與石板沙村相隔幾百米遠的大螯鎮養殖戶就沒有睦州鎮的那么好運了。據了解,目前大螯冬棚養殖的成功率大約40%,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但今年搭棚的面積只有6-7成,比去年減少至少2成。大螯鎮錢興飼料店的吳錢根告訴筆者,由于近年大螯鎮養殖情況不是很多,歷年來飆高的塘租使很多人不堪重負而選擇退出了養殖。當地村委會只好把蝦塘收回重新標租,使原來3000多元/畝的塘租已下降至目前1300元-1800元/畝不等。
在石板沙村搭船過渡的時候,筆者遇到了一位在中山養殖對蝦和河豚的睦州人梁景倫。他告訴筆者,去年河豚養殖情況非常不錯,成功率很高,產量增加,但由于成本高18元/斤,然而市場價相對低,只有21元/斤,如此每斤河豚的利潤只有3元/斤。最主要的是養殖河豚的周期長,投苗至養成往往要一年半時間,如果換作對蝦,至少可以養殖4造,收獲的效益根本不可相比。看得出來,他很后悔當初沒有把池塘全部投苗養蝦了。
養殖戶馮仕華
正常的筍殼魚
畸形的筍殼魚
與大家一味瘋狂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心態不一樣,大螯水產養殖戶馮仕華卻保持清醒的頭腦。馮仕華在大螯養殖筍殼魚和南美白對蝦,從2008年至今一直進行筍殼魚養殖,經歷了這個品種的高潮期和低潮期、平穩期。筍殼魚在珠三角剛興起養殖時,病害少,易養殖,更重要的價格高,2009年時,0.9-1.5斤規格的塘頭收購價達到了92元/斤,而投喂冰鮮料的養殖成本20元/斤,生鮮料的養殖成本25元/斤,他嘗到了養殖帶來的甜頭。但到了2011-2012年,塘頭價跌至了20多元/斤,接近成本。2013-2014年的價格逐漸回復,目前泰國筍殼魚塘頭價50元/斤,他養殖的是雜交筍殼魚,40元/斤。盡管每斤魚利潤能達到15元/斤,但與河豚相比,養殖周期更長,一般要2年時間,并且隨著大規模的養殖,筍殼魚面臨很多問題,除了病害多發外,種苗畸形率高嚴重地影響了養殖效益。
一直喜歡嘗試養殖新品種的馮仕華對金剛斑節對蝦頗感興趣,目前他正多方打聽、了解和學習金剛斑節對蝦的養殖技術,為下一步實踐奠定基礎。據他稱已經向福建的苗場預約50萬的金剛斑節對蝦苗,計劃2014年進行正式養殖,希望能摸索出金剛斑節對蝦在當地養殖成功模式,并為自己創造新一輪養殖高效益。
珠三角地區全年四季養殖對蝦,夏秋兩季白水蝦,冬春兩季棚蝦,一年一般養殖3造對蝦,今年正好碰上蝦價高,養殖戶更恨不得一年養殖4、5造。對于這種狀況,宏豐蝦苗場老板吳志祥表示擔心:如此馬不停蹄掠奪式養殖,必然引起一系列養殖問題,池塘得不到休養生息,水體自凈能力下降,水質將會惡化,最終會導致病害暴發。“錢是賺不完,養蝦一定要保持悠著點的心態,不能太貪,急功近利。每一次清塘賣蝦后,盡可能留下充裕的時間做好清瘀消毒工作,這樣會提高下一造的成功率。”吳志祥坦言這是他對客戶說得最多的勸解話。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