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市民們正在市場上選購海鮮。
昨日,走訪了區內各大市場了解到,隨著大量漁船結束年后第一次作業陸續返港,我區市場上海鮮種類、數量多了,價格也便宜了。
海鮮數量大增,價格回到年前水平
“都是今天凌晨剛從沈家門批來的,可新鮮了,帶點回去吧。”昨日,在大碶菜場的水產區里,海鮮攤販胡阿姨不停地向往來的顧客推銷著自己攤位上的鮮魚,“小黃魚18元一斤;帶魚小的12元一斤,大的20元,都便宜賣了。”
其實,上周末起,不少細心的“馬大嫂”們已經發現,從春節起就一直處于高價的海鮮終于便宜了。家住中河麗園的馮阿姨告訴記者:“上周五的時候我買了兩條小黃魚,每斤還要22元,現在基本上售價在16——18元之間,要是像我今天這樣來得晚點,15元也能買到了。”
“現在這價格和年前基本持平了,有些海鮮價格甚至比年前還要便宜。比如這4兩左右的鯧魚現在售價是每斤55元左右,年前要賣到60元以上。”大碶菜場的海鮮攤販王師傅告訴記者,“元宵節過后,年后最早出去的一小批漁船就回來了。到了上周日,避開節后連續冷空氣,延后出海的漁船也結束了他們春節后第一次作業,陸續回港帶回不少海鮮,市面上的魚也越來越多,價格自然也便宜了。”
王師傅還預測說,最近一段時間海鮮價格應該一直維持在低位,再次漲價估計要到清明時節。
實惠型海鮮最常見,其中蝦蛄賣得最好
記者在市場看到,和上周鮮魚少見、冰凍海鮮“唱主角”的情形相比,眼下的海鮮市場種類豐富了不少,其中蝦潺、梅童魚、小黃魚、蝦蛄等海鮮數量最多,價格也挺實惠。
大碶菜場的海鮮攤販姜師傅說,目前他攤位上相比其他海鮮賣得最好的就是蝦蛄:“這幾天蝦蛄便宜了不少,春節時1斤賣到了50多元,這幾天20元左右就能買到。”蝦蛄雖不是高檔海鮮,但是售價并不低,前段時間貴的時候跟白蟹幾乎處于一個價位,這幾天才慢慢滑下來。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我區市場上的蝦蛄,基本上都是野生的,從去年12月左右開始上市,這幾天量開始增多,價格也漸漸下滑。姜師傅還說:“現在蝦蛄的肉飽滿,有的還有膏,到了四五月份,這蝦蛄的膏就要比肉還要多了。”
蝦潺、梅童魚、小黃魚的價格也比上周有所下降,目前梅童魚小檔貨15元/斤,中檔貨20元/斤,最大的20元/斤,小黃魚最便宜15元/斤,最貴的也只要20元,蝦潺的售價則在12元到15元/斤。
春節過后海產品需求量下降,魚個頭越大銷售情況越不好
記者還注意到,盡管大部分海鮮的價格都便宜了,但銷售情況卻顯得有些冷清。在新碶菜場從事水產零售的商販何師傅告訴記者,節后海鮮市場的客流明顯減少,“年后這海鮮銷售就算進入淡季了,按照往年慣例,怎么也得到清明、五一才會慢慢恢復。”
大碶菜場做了多年海鮮批發生意的商販陳師傅也表示,目前市場上人氣就不太旺,與平常相比生意減少三成左右。陳師傅還開玩笑說:“現在市面上的個頭越大的魚賣得越不好。”
盡管是句玩笑話,但卻也得到了不少海鮮攤主的附和。“年前市民們為了備年貨,買了不少大個頭的魚,例如鯧魚、帶魚,估計把冰箱都塞滿了。”家住黃金海岸的張師傅就告訴記者,家里年前買的四條大鯧魚還剩兩條,就不買了。“趁著現在梅童魚多,買點回家換換口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漁業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