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苗種:選苗一定要選擇一定知名度的蝦苗場,注意苗場打包的水是否好,其次蝦苗是不是健康的,一定要控制好蝦苗這關。

一級將雜質去除,二級經過沙濾沉淀暴曬后進入地下井,以此保證水的鹽度穩定性和24小時能換水。
放苗前一定要保證水的安全。如何保證?
1、 水源要好:我們那邊的水比較好;
2、 培藻:我還用粵海的有機肥、無機肥等產品浸泡,第二天看到有陽光就潑下去,藻類就培得很好。因為你想水漂亮,必須藻類漂亮,這樣蝦慢慢適應后長的很好。
3、 補藻:有人會問為什么我的水總是好不了,總是三五天就出狀況,所以我們必須對藻進行跟進,看到藻類稍微有點問題,要馬上補藻。所以20天前,要密切關注藻類和水的變化。
水保證了,蝦在前期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在中后期調水,以活菌為主。因為蝦大了,它的排便增多了,活菌就可以分解糞肥,水才會肥嫩清爽。去年改進使用這個活菌后,水容易管理,飼料利用率增加。

中央排污系統分主、次排污孔。蝦塘一定要建好塘的排污,很多人建的蝦塘是四方形,我們建的蝦塘是鍋形,鍋形蝦塘使得污物集中在周邊很快就排掉,水質不會受污染;其次,也可以增加溶氧,鍋形蝦塘開兩臺機相當于四方形蝦塘四臺機。
設置主、次排污孔的原因,中間的主要排污孔主要排掉蝦殼、蝦便和偷死的蝦,次排污孔是專門排水。那種不銹鋼的只有中間排污孔的池塘,排污效果也很好,但是不理想,因為當排的時間長,或者蝦脫殼、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會排掉很多活蝦。
專家點評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孫成波
海南昌江、粵東都做了些小面積的池塘,從吳老板的養殖案例里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功有幾點原因:
1、完善的硬件條件,包含排污、增氧、水處理系統,從視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吳老板的增氧機很有特點,按照一個蝦塘周邊4個水車式增氧機加中間一臺葉輪式增氧機,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擴大了池塘的利用面積,養殖容量也隨之擴大。
我們發現,設置中間排污后,蝦的分布發生了大變化,這是因為蝦往干凈的地方走。很多塘為什么邊上很多蝦,結果產量很低,這就是因為中間沒有蝦。
我們之前做過一個研究,就是關于蝦在水中的分布和理化因子的關系。實驗中,我們將8-10畝的高位池一分為二,分別為4-5畝每口,畝產由原來的1000多斤/畝,變成2000多斤/畝;我們又將4-5畝的塘一分為二,畝產又翻倍,達到4000多斤。我們的實驗數據表明,小塘四邊的蝦密度是中間的3-4倍,而大塘邊上的蝦是中間的6-8倍,那就是說,不論大小塘,實際上都只用了2-3畝來養蝦。
另外,因為現在養蝦的水比較深,底部水的光合作用達不到,中間安裝一臺葉輪式的增氧機后,可以將底部的水攪到上層,使得氮磷得以充分利用。
第二,完善的硬件系統,尤其是吳老板的水處理系統,高位池往往在海邊做砂濾井過濾,但是很不穩定,因為臺風、潮汐等因素,使得沙子的粒徑和厚度不穩定,所以過濾效果就很差。而在池塘做沙濾系統就相對穩定,1.5米的砂層,厚度和粒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在海南也有人將池塘直接做成砂濾池,幾條PVC管打孔一埋就搞定,這樣就使得沙濾系統比較穩定,再加上經過海邊的一次沙濾,大的粒徑的雜質可以濾掉,再經過池塘二級沙濾,小的粒徑雜質可以濾掉,過濾效果更好更穩定。如果直接用沙濾塘過濾,可能過濾不過來,導致濾池堵塞,因為養殖用水實在太大了。
第三,地利條件,有資源,養殖區域水質好,位于內潮帶,江河入海處,好水質的情況下,養蝦也好養得多。吳老板蝦塘所處的地帶正好位于江河入海口,帶來很多有機物質沉淀在下面,水也有一定鹽度,這種區域往往適合養上萬斤的區域,例如福建漳浦、海南昌江,營養物質非常豐富,但是如果是大面積養殖,地下水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這種地方一定不能發展大面積的養殖,最后大家都養不成了。
另外,使用地下水和水處理,切斷了病源,減少了病害的發生。吳老板也在技術細節上把握非常好。
我建議大家因地制宜,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高產,要根據自己的技術條件和硬件條件,選擇合適的養殖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