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期,粵海飼料集團董事長鄭世軒在首屆華南地區蝦王大會上,提出拒絕“偽服務、實推銷”的觀點,并指出要打造精銳高效服務團隊。這一觀點在微信網友中引起熱議。很多網友回復農財寶典水產版官方微信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將有代表性的留言分享如下:
留言1:前幾年大量招聘業務人員的飼料企業,這兩年已經開始縮減團隊了。最典型的海大,這兩年新入職的人員連年減少,很多分子公司業務員開始精簡。據我所知,即使像世海這樣的小企業,也開始減員。對企業來說,需要擴張時,就海量招人;不需要時,就精簡人員,在商言商,也沒神馬好說。但對我們業務員來說,就不是神馬好事了。
留言2:我感覺,這兩年在很多飼料企業,業務員就是開拓市場的馬前卒。現在,空白市場越來越少,飼料競爭進入大企業之間競爭的攻堅階段,不是小業務員靠人海戰術能解決的;二來,飼料利潤越來越低,從壓縮成本的角度,也沒辦法支撐大量的人力投入。所以,從目前看,一線業務員的前景很值得反思,未來在哪里。幫企業開疆拓土之后,就是末位淘汰,自生自滅。未來肯定不需要那么多業務員,低端的飼料市場不可能無限增長,接下來企業也不需要那么多不具備服務能力的業務員。從目前一些大企業的發展軌跡,就能看出來。
留言3:這批前幾年大量進入水產企業的業務人員,以后的出路在哪里?怎么做職業規劃?希望行業媒體多給予關注。如果沒有好的引導,很有可能流失到其他行業,從賣飼料到賣汽車、賣房,這種現象很普遍。
2011年,“人海戰術”在水產業內的討論如火如荼,《農財寶典》當時曾做過深入報道,當時很多業內人士對此發表看法。如今三年過去,很多當時不明朗的現象漸漸塵埃落定。此時,回過頭再看這些評論,頗有一番意味。
時任恒興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監胡尚華:
人力是最廉價的投入
在公司上市前,人海戰術是最好的方法,準備上市的企業必須成長性要好,成長性好不好靠市場大小說話,要爭奪市場就要人,通過大量投入人力,把增長率做高就達到目的,即使不賺錢也無所謂。而人力是最廉價的投入,校園里的人力更是廉價,畢業生因此成了企業擴張階段的香餑餑。上市后,通過人海戰術將企業做大,有錢了,又可以繼續人海戰術,越做越大,汽車和家電業就是這樣的,現在水產業正在走他們走過的路。他們公司現在正處于上市擴張階段,加上他們公司采取服務與營銷兩條線,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大規模招人也是形勢所趨,每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用人方式,我們對此無可厚非。
這種用人、招人方式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首先在行業中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其他公司也跟進,最終造成市場惡性競爭,我覺得這對行業不好,真正的市場要靠產品來說話。但人海戰術可以更好地搞好客群關系,獲得終端認同感,一個月見幾次面總比一個月見一次面好吧?我相信,在比較長的時間里,經銷商還是會繼續存在的。
對于海大這種人海戰術,對學生是否負責任,我認為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思辨能力,應聘進去后對自己的發展是好是壞,他們心里早有判斷,肯定是覺得有利,才會去應聘的。
時任佛山市順德區永順飼料廠技術總監陳光成:
中小企業用不起“人海戰術”
我認為應屆畢業生去海大這種大公司不是很差的選擇,他們也愿意花用幾年時間在大公司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但是如果去小公司,根本沒有什么培訓,去了幾年可能都得不到提升,這也是大公司很容易招人的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在大公司做了兩三年,再跳槽出來找工作,在行業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大公司的管理模式比小公司要先進許多,培養出來的人素質都不錯。在這一點上可以認為,有些畢業生拿這些大公司作為跳板。現在作為應屆畢業生而言,剛開始找工作不會考慮太多待遇方面的問題,即使其他公司也不會給太高的待遇,工資都差不多,為什么不去大公司接受培訓呢?
可是招這么多人,放在哪里?為什么還非要招本科?這就是人海戰術,對大公司而言,他們能夠大量招聘本科層次的人才。本科生和中專生的基本工資都差不多1500元,為什么不去找本科呢?而且從本科生中可以找到更好的苗子進一步培養,即使淘汰率很高,但是應屆生也愿意去接受這個培訓和淘汰。
這幾年水產飼料業人才供不應求,以海大為例,現在學的就是雙胞胎、揚翔模式:做一個市場,派一大群人去做市場,兩個月市場穩定后,留下幾個人維護市場,這班人接著就轉戰下一個市場。中小企業用不起這個模式,上千個的業務員隊伍根本養不起。
時任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輔導員韓麗:
企業扎堆要人對學生不好
最近一兩年來,某些企業動輒幾十人、一個班的招聘,對學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因為營銷畢竟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不需要特別要求。我認為這個行業比較適合男生,男生比較有沖勁,這種沖勁可以在畢業后5 年內都可以持續存在,企業喜歡這樣的人,而且男生一般都比女生能吃苦耐勞,加上人身安全方面的考慮,企業也喜歡招男生。
在企業競爭招人的過程中,大企業、知名企業的優勢自然要比小企業大,對涉世不深的學生而言,大企業吸引力自然高。對于目前這種企業扎堆要人的情況,我并不認為是好事。如果同一個學校、同個班的學生都去了一個公司,但因公司的提升空間都有限,到最后互相較勁的都是自己的同學,對學生個人發展不利。所以我個人并不贊同同學扎堆工作,我認為未必都要去名企、大企業,小企業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好不要在同一個行業扎堆,可以分布飼料、藥物、養殖、技術等等其他行業。
時任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桂君:
用人多是因為公司發展快速
外界講海大是人海戰術,但是我們內部從來不這樣講,他們這樣講我們挺委屈的。我們更多的是看到這個市場,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提高客戶的盈利能力和客戶的需求,我們在做我們認為正確事情的時候,我們舍得投入,覺得該投就投,如果人少給客戶服務的面有限,人多客戶的覆蓋面和對客戶的幫助更多。所以說現在我們在做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用我們的模式一畝能多賺2000元,而其他公司模式只能賺1000元,那么為什么不選擇我們呢?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用更多人將這個好的模式推廣。
海大這幾年在到處擴張,擴張階段需要大量的人是一定的,但是當市場開發穩定后,還需要這么多人嗎?用人多,很核心的一個問題是公司在快速的發展。在招人方面我們會考慮規劃的問題,這幾年我們招人比較多,一是因為我們在做服務營銷,需要很多人下到終端;二是我們公司在快速發展,從未來來講,公司每年增加100多萬噸產能,按人均銷量1500噸/年算,我們每年增加100多萬噸的量的話,每年也需要增加上千人的銷售隊伍,所以說配合快速發展招這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不會有問題。
時任珠海世海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振南:
海大這兩年確實是上升比較快的,需要大量的人才補充做終端,他們稱這種方式為服務營銷,外界稱呼其為人海戰術,對這種模式的褒貶也不一,但我個人認為總體來講人海戰術是好的,因為這種模式讓老百姓賺錢了。如果我們公司軟硬件達到這個水平的話,我們也會這么做,實際上不管方法如何,只要老百姓賺錢就好,能賺錢的就是好路。不論如何,海大模式也是為行業開辟了一種模式,就好像正大以前搞蝦苗,后來大家都搞蝦苗一樣,說不定以后大家都會采取這種人海戰術。目前服務營銷在蝦料里面做的是比較好的,在魚料里面尚無也比較難做,因為魚的品種太多了,做服務營銷有難度。
時任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黨委副書記蔡匯民:
近幾年來企業大批招人,客觀上反映了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才需求大,我們也希望學生能扎根基層,但不要一窩蜂地到大企業去,要有取舍不鼓勵扎堆,扎堆是一種短視行為。
整體而言,我們的學生工資待遇太低,同樣讀完本科,工科學生有4000多,而我們只有1500-2000 ,差太遠了,待遇低歸宿感弱,現在企業招不到人也很正常,企業不能將學生當成螞蟻,打完前陣就丟開,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