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老板,再來一盤醬爆螺螄!”“不好意思,賣光了!”這樣的對話,近幾日在城區不同的大排檔同時上演。古代農諺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在眼下都是養殖河鮮的趨勢下,螺螄因其“野生”標簽,成了當下大排檔最紅的小菜。
時下螺螄最肥美
昨天一早,記者到城區幾個菜市場逛了逛,不少攤主坐在小板凳上,一手從水盆里撈起一把螺螄,一手麻利地剪著螺螄屁股,清脆的碰撞聲引來不少買家。“現在吃最肥美,很少有籽。”滸山菜市的攤販老施說。
其實螺螄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清明前的口感最好,很少有籽。在金山菜市賣了五六年螺螄的攤主陳老板說,最近買螺螄的市民特別多,一天至少能賣出20斤。他一邊用小漏勺翻動著滿盆的螺螄,一邊豎著大拇指推銷。
而大排檔的螺螄最近更是受追捧。位于孫塘路的“鄉里鄉親”老板娘介紹,從上周開始,店里就開始備有螺螄,這兩天點螺螄的客人不少,每天都賣完。為吸引顧客,孫塘路上一些大排檔今年螺螄的燒法突破了醬爆和上湯兩種,最耳目一新的做法是“螺螄燒鳳爪”,最鮮美的是“菜春筍炒螺肉”。“鄉里鄉親”的老板娘說,把三款時令菜放一起爆炒,那是真叫鮮,可以叫“江南春三鮮”。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市每天消耗的螺螄估計有1噸左右,像3月份的需求量比上周增加33%。
當季“野生貨”價廉物美
記者從農批市場了解到,目前慈溪的螺螄大部分來自本地,供應量并不大。雖然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但螺螄的銷量已經見漲,3月初稍微貴了些。
“大個的螺螄4.5元/斤,小個的3元/斤。”華潤萬家前應路店的水產柜負責人說,每年清明前夕螺螄價格都會漲到最高,過了清明,天氣一熱,螺螄放不久,就要開始掉價,到時每斤會便宜5毛錢左右。“螺螄不貴,一星期吃個一兩回,關鍵是野生的,鮮得很。”正在挑螺螄的家庭主婦羅女士告訴記者,要選擇那些外殼呈青色、光潔度高的。
記者從海鮮工坊專業廚師陳師傅處了解到,如果螺螄殼外面還粘著一層綠色的青苔,這種螺螄最好不要。一般挑中等個兒的螺螄,無籽的幾率會高些,個頭小的多數也是無籽的,但吃起來很麻煩。
目前一盤螺螄的市場價格也就10元左右,如果在大排檔或飯店吃也就30元左右,這應該是當下能吃到的最平民價的當季野生河鮮了。
滴麻油勤換水能去籽
雖然眼下的螺螄是最肥美的,大多數市民也知道如何挑選螺螄。但總有漏網之魚,一盤螺螄內有那么幾顆有籽,就會影響口感。
為了方便顧客,大多數攤主一般都會幫顧客將螺螄去尾。那是不是買回來的螺螄就可直接烹制了呢?答案是錯誤的。按照傳統習慣,買回來的螺螄要泡在清水里養上半天,水量盡可能大一些,至少是螺螄量的兩倍,這樣可以達到清洗的目的。還有一個訣竅,將螺螄置入清水里,滴入七八滴小磨香油,這樣就能讓螺螄吐出泥沙或籽。滴香油還有個效果就是香油的香味還會把寄生物引誘出來。一般情況下,早上買的螺螄養到晚上吃,絕對沒有籽了。
另外,記者從廚師處了解到,在這個養螺螄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水質發渾可能需要換幾次水,以確保螺螄養干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