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隨著水產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水產養殖環境不斷惡化,水產養殖病害逐漸增多。對此,上海市松江區水產良種場在魚病防治上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在漁藥使用上堅持以不危害人類健康和不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科學合理的用藥。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水產品藥物殘留檢測,積極接受國家和市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定期、不定期檢查。
加強組織管理工作針對近年來頻發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該良種場專門成立了水產品質量控制領導小組,對本場生產水產品的全過程進行安全監管,并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樣檢查,發現不符合水產品安全生產的情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養殖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掌握相關政策,豐富專業知識,加大水產健康養殖的宣傳力度。
建立漁藥使用制度
1.進貨制度。采購的漁藥必須是生產許可證、生產批準文號、產品合格證齊全,包裝標簽上必須具有成份、含量、作用、用法、用量、有效期和注意事項等標志。針對養殖品種易發的疾病有選擇性地采購漁藥,并做好入庫記錄。
2.保管制度。實行專人保管,對購入的漁藥做好采購日期、數量、品種等記錄,然后由保管人和經辦人驗收簽字入庫。
3.領用制度。池塘用藥首先由魚病防治員對魚病進行診斷,開用藥處方,然后經生產場長簽字認可,最后由生產組長簽字領取,同時做好使用日期、用法劑量、次數、所用池塘等相關情況的記錄工作,記錄內容完整、及時、正確、清晰。
4.使用制度。漁藥使用嚴格按照《NY2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執行。漁藥使用后及時做好使用記錄,內容包括使用時間、使用池塘、使用方法、使用數量,最后使用人簽字,并隨時檢查用藥效果,發現用藥反應后,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及時通知生產場長和魚病防治員。
積極尋找解決禁用藥物的替代方法該良種場作為國家級水產良種場,每年要生產8億尾左右的水產良種苗種,孔雀石綠禁用后,通過改進繁殖方法,不使用魚巢孵化使水霉病的發生能基本控制。魚種、后備親本、親本培育期間全部使用高效、低毒、安全漁藥,同時積極探索微生物制劑在水產品養殖期間的應用。
建立魚病預防預警機制多年來該良種場始終非常重視魚病的預防工作,對每個養殖品種的發病時間、水溫、病因、發病范圍、影響程度等均做詳細的記錄,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魚病資料。因此質量控制領導小組根據歷年發病情況,提早對當年易發魚病向各生產作業組發出警報,并要求各生產作業組提早作好預防措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
加強環境保護隨時作好池塘清潔衛生工作,對死亡的水產品進行深埋處理。
幾年來該良種場在魚病防治、水產養殖用藥、漁藥管理、水產品質量控制上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并積極探索漁藥管理的有效途徑,保證了該良種場水產品質量安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