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墨田橫島赭島海域試驗養殖的海帶,近日比榮成提前一個月進入收割季節。記者了解到,青島海帶養殖萎縮的局面正在改變,因為海藻加工業和養殖區域生態恢復的新需求,海帶重新大規模回歸青島養殖區,青島市民也將吃到本地產美味海帶。
青島海帶搶先進市場
與全國海帶第一大養殖區榮城不同,青島海帶提前一個月進入收割期。田橫鎮赭島養殖基地技術員胡師傅告訴記者,青島的水溫較榮城高1℃至2℃,這一特殊的原因讓海帶提前上市。胡師傅是榮城人,在當地養殖海帶二十多年,是實驗養殖區特別聘請的技術員,“這片種植區種植的是我們從俄羅斯引進的大A海帶,現在收獲上來的海帶長3米左右、寬40厘米左右。 ”據了解,田橫島赭島海域海帶養殖規劃面積達到3000畝,試驗種植的300畝是去年深秋和冬季下種。
胡師傅說,田橫島宜于養殖海帶的水面達數萬畝,這一帶的海水水質好、營養豐富,特別適宜海帶生長,所產海帶的口感好于榮城。首次實驗種植成功,畝產達到8噸,更讓他增加信心。
市場 海陽加工廠來搶海帶
就在記者現場采訪時,海面上三四艘裝滿海帶的捕撈船依次靠岸,看上去像一個個移動的小山丘。這時候,停在沙灘上的大鏟車開始派上用場,揮動大鋼叉把海帶捆舉起來,然后直接開到路邊停放的來自海陽的海帶加工廠的大卡車旁邊,工作人員一聲令下,一船海帶就完全裝進了車里。
“第一期總共搞了300畝,主要是實驗性養殖,目前來講效果非常成功。 ”養殖基地負責人韓強昨告訴記者,“與現在市場上的外地海帶相比,這種海帶吃起來又軟又鮮。現在就連榮成等地的販子都過來搶收,每天都守在碼頭等著拉貨。”即墨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李先生介紹,田橫島海域這次海帶實驗成功后,即墨將在今年11月前,在田橫海域10米等深線以外新增2000畝海域投放海帶苗,產量可以達到16000噸,今后新增面積將逐步達到10萬畝。另外,即墨海洋與漁業局和成山集團還將共同對海帶深加工,到時市民可以吃上更多品種的海帶產品。
計劃 兩年后推廣30000畝
“上個世紀70年代時海帶養殖最火爆,那時候全國也正大面積推廣海帶養殖,由于產量太高,每斤新鮮海帶的價格一度降到不到一毛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進賢告訴記者,在青島海帶養殖高峰期時,連棧橋一帶都養殖了密密麻麻的海帶。產能過剩,加上市場需求、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等多種原因,從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整個青島地區的海帶養殖業逐漸沒落,雖在部分海域有小規模的海帶養殖試驗,但規模化的海帶養殖一直沒有在青島地區重現。而從去年開始,這一局面得到了改變。除了黃島海域海帶大面積種植,在傳統養殖海參、扇貝的即墨田橫海域,也開始大面積試種海帶。
海帶在黃島、即墨試種成功,兩地都計劃大規模推廣。聚大洋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將把海帶養殖面積擴大到6000畝,而兩年后養殖面積將擴大到30000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