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漁業大省湖北再次吹響產業集結號角
在總產量18年持續居首的情勢下,日前,我省正式出臺《關于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未來三年內,我省將建成“雙千億”生態漁業、漁民人均純收入居全國前列,這也是國內首個省級漁業發展綱領。
受制于人民幣升值和成本上漲壓力,素來倚重海外市場的鄂水產品正面臨不小壓力。對此,《意見》明確提出,將增大省級資金向水產業傾斜力度,支持行業發展。
規劃
將建成50個現代示范區
打造“雙千億”產業
清明過后,老程就要開始忙起來了!暗冗@天氣一回暖,就得趕緊清淤泥,加深塘底!备~蝦打了半輩子交道,57歲的黃梅縣養魚專業戶程同國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去年,他承包的 300多畝魚池效益不錯,“今年想把面積再擴大,品種也要改一改”。
據其介紹,由于水域基礎條件好,目前,當地已經有上百個養魚專業戶。老程是我省漁業從業者的代表。楚天金報了解到,目前,全省水產養殖面積已超過1000萬畝,淡水產品總量連續18年雄居全國榜首,小龍蝦、四大家魚、河蟹、鱔魚等產量等單項指標領先全國。
根據《意見》:未來3年內,我省漁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水產品加工與流通服務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漁業將正式成為“雙千億”生態產業。在養殖主體方面,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50個高標準現代漁業示范區、20個國家級原良種場。其中,國家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達到50個以上,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力爭超過100家。
舉措
成本上升加大企業壓力
支農資金將向水產傾斜
當前,我省水產品企業也面臨不少煩惱!爸饕鞘苋嗣駧派岛统杀旧蠞q壓力影響!币幻〖壦a龍頭企業負責人坦言,海外市場占該企業市場的八成,雖然去年我省水產品出口總量再創全國第一,但該公司已經連續虧損多年。一些水產品出口企業也證實,目前企業均處在調整期。
養殖成本上漲也給漁業發展帶來壓力。養魚專業戶程同國證實,“和去年相比,魚飼料至少漲了30%”。最新數據顯示,作為魚飼料主要成分的豆粕,現貨價格創下半年來新高,每噸出現50至100元的上調。多位業內人士稱,當前情勢下漁業要發展,需要政府從技術、市場到資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出臺的《意見》無疑是及時雨。在編制現代漁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意見》明確指出,我省將積極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漁業養殖業。同時,在維持對水產業現有投入不變的基礎上,新增省級支農資金將向水產業傾斜。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研究所所長鄒建偉建議,企業在依靠政府的支持同時,還可適度發展綠色環保魚等增值漁業,以提高經濟收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