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華南地區蝦王爭霸賽3月1日正式啟動,目前收到中山、珠海、臺山以及廣西的養殖戶積極響應。3月初有不少養殖戶提前放苗,在經歷低溫、陰天、暴雨等天氣變化后,不少地區已經發現對蝦病害暴發的征兆。
“最近幾天,正大蝦苗老是偷死,誰有高招支一下。”4月3日,福建省長樂的林老板(化名)在一對蝦交流群求助。據《農財寶典》記者了解,從3月25日開始,他高位池中標稱為“正大”的品牌蝦苗發現有空腸空胃,并陸續出現“偷死”,讓他焦慮萬分。
“同一個養殖場,有放正大蝦苗,有放海壹蝦苗。同樣的操作手法,同樣的水源,正大蝦苗全部發病,已經排了幾口塘,而海壹蝦苗一點事沒有。”林老板介紹,他的高位池面積在1畝左右。放苗20多天后,標稱為“正大”的品牌苗出現了偷死情況。
林老板回憶,蝦苗是在2014年3月2日投放的。那天陰天,但沒有下雨。放苗前,每口池塘都進行了消毒、肥水等常規處理。“消毒用的是聚維酮碘,500ml/瓶的用2畝80公分水深,肥水用的是肥水膏。”把水調好后,他從海壹、正大進的蝦苗,按照約25萬尾/畝的密度各放24口池塘,一天放完。目前,標稱“正大”的蝦苗都不同程度出現空腸空胃,并陸續出現偷死;海壹蝦苗則養殖狀況均正常,未發病。
林老板介紹,標稱為“正大”的品牌蝦苗,規格大一點,為P8-P10,價格也高一些, 330元/萬尾,送3%;而海壹蝦苗則小一點,為P5,價格220元/萬尾,無贈送。由于兩家企業都是蝦苗捆綁飼料銷售,飼料都是吃各自飼料廠的飼料。一個月時間,標稱為“正大”的品牌蝦苗已經長到3公分左右,但都不同程度出現空腸空胃現象,而海壹蝦苗只長到2.5公分左右,但未發現發病等問題。林老板坦言,“標稱為‘正大’的蝦苗長速確實比其他苗快,但抗病力讓人堪憂。”
正大集團負責福州飼料銷售的檀儒湖介紹,蝦苗出現偷死是行業普遍現象,且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他經過查詢后特別指出,3月1日到3月14日,正大方面在當地都沒有出苗記錄,而林老板所購的標稱為“正大”的蝦苗來源是否正宗引起他們的注意。
福建大福有限公司蝦苗場前任總經理何騰飛回應道,“福建一帶的高位池很少配備蓄水池,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弧菌超標,因此蝦容易出問題。”
經《農財寶典》記者調查,福建霞浦、長樂一帶的高位池各品牌蝦苗都不同程度出現空腸空胃情況。福建粵海飼料有限公司營銷部長陳輝強告訴記者,福建的霞浦、長樂等高位池養殖區域,無論什么品牌的一代苗都已不同程度出現空腸空胃現象。在霞浦和長樂的高位池,3月份投放的那批蝦苗,大約有5-6成因空腸空胃排塘。
“現在養蝦什么時候病害都很多。最近在漳浦無論什么品牌蝦苗,還是土苗,都發現了空腸空胃,也有發生紅體病的。”福建漳浦的飼料經銷商陳志文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至于病害成因。陳志文認為,“只要有有一個品牌蝦苗把病菌帶進,就會傳染擴散。是哪一個品牌把病菌帶進來的,誰都不清楚。”
何騰飛建議,養殖戶可以把蝦苗集中標粗,標粗到3-4公分規格后,再放到池塘養殖。“集中起來養,一旦度過前期危險階段,蝦就相對好養。養殖后期蝦脫殼周期延長,比較好管理。”
業內關于抗病力和生長速度的爭論,一直都存在。國家對蝦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就選育而言,快速生長和抗病能力很難兼容,這兩種性能,只能選擇一個方向選育,目前絕大部分蝦苗是朝快速生長方向選育的。關于環境抗逆性能,如耐溫度、鹽度變化,耐氨氮、硫化氫、重金屬,耐超密度脅迫、耐缺氧等等,目前朝這個方向的選育基本沒有。”
網友熱議蝦苗空腸空胃
蝦苗前期空腸空胃的問題引起新漁微社區的網友們熱議。
推測原因——
@梁振貴:這兩個苗場的苗各放了幾口塘,如果是一口塘,這種情況沒有概率性可言。
@MC麻木:水質問題比較多。
@旭波:很難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長得快是要代價的。
@燕忠:很多不確定性,苗、料、養殖人員操作,甚至發病池塘有沒有“發病前科”都要考慮。很多時候,某個環節出問題都不行,加之現在大環境惡化,愈發難養,誰都不敢保證成功率。
@燚鱻:三年前海南有同樣問題。現在客戶學會選擇,每輪選擇都有喜有憂,最后爬到山頂回過頭看才知道。最后一句,最好不養蝦!
@暗里著迷:我個人覺得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問題。
情況反映——
@老板路:今年很奇怪,福清這邊苗放下去,過不了5天就出現空腸、肝胰臟壞死的情況。至于哪個苗場,我就不說了,同時放了兩次,結果都排了。
@汪春林福建海大:清明這段時間,到處都是空腸空胃,土苗、一代苗、二代秒都一樣。小蝦現在出問題基本都是空腸空胃,開始就幾條,久了九成都空。
@養蝦人:江蘇如東這邊投苗5天也出現空腸空胃現象,頭疼!
支招化解——
@不爭春:放苗20天,加上出廠前的10多天也就是40多天,蝦苗長勢又快,吃料量大,肝臟腸道負荷大,是否可以考慮提前改善肝臟腸道功能?
@聶衛兵:小苗自己標會好一些,今年這種趨勢比較明顯,發病率相對低,發病時間推遲。不過,缺點是自己標苗成活率相對比較低。
@輝輝輝輝輝輝輝仔:我家是做調水內服產品的,在中山港口鎮和東升鎮做技術服務工作。發現在小蝦苗時,就開始內服。當然內服的中藥是自家研制的。每10天培菌,改底,經常補鈣。就這樣,很少發生空腸空胃。還有在池塘里,每畝放250條單代羅非。
@順源一代蝦苗:清明前天氣不穩定,漳浦這邊出現空腸空胃也很多,有藥物可以治療的。
@李揚武:環境改良雖說必不可少,關鍵還是以輔助對蝦肝臟正常發育和生長、調節腸道有益菌群為主。肝腸好了,各方面都會有些改善。外(環境)調控,內(體質)調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