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遼寧省水產養殖病害預報
發布時間:2014/4/23 14:28:50 來源: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 編輯:時夕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進入5月,隨著氣溫、水溫的升高,養殖池水體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各種病原開始活躍,從而引發養殖生物各種病害的發生,因此應做好病害的預防工作,減少損失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進入5月,隨著氣溫、水溫的升高,養殖池水體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各種病原開始活躍,從而引發養殖生物各種病害的發生,因此應做好病害的預防工作,減少損失。 一 、 病情預測 1.鯉魚、草魚、鰱鳙魚、鯽魚易得水霉病、豎鱗病(白毛病)、赤皮、腸炎和鰓霉病。重點關注省內主養區和高密度精養區。 2.大菱鲆易得紅嘴病、腹水病、皰疹病毒、紅底板病、爛鰭病。重點關注省內工廠化養殖區。 3.虹鱒魚易得爛鰭病、水霉病。重點關注流水養殖區。 4.海參易得化皮病、吐腸病、腫嘴病。同時關注老化養殖池的草害。重點關注沿海地區。 5.河蟹易得腐殼病、黑鰓病。重點關注盤錦市稻田河蟹養殖區和葦田養殖區。 二、預防措施: 1.對鯉魚等水霉病的預防 在捕撈、運輸和過程中,操作小心,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并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在水溫回升至6-8℃時,一是用3~5%食鹽溶液浸洗魚體10~15分鐘預防,二是用食鹽(1%)與蘇打(0.04%)混合浸浴20分鐘預防,三是用“霉菌凈”或“絡合碘”制劑全池潑灑2-3次進行預防。 2.對草魚等細菌性爛鰓、赤皮、腸炎、出血病,一是密切注意魚病動態,經常加注新水,提高水位,保持魚類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應注意缺氧。二是發病時內服外用相結合。內服:每100千克魚用氟苯尼考6克拌飼料投喂,連喂 4-6天;外用:每立方米水體用二溴海因0.5克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用3次。 3. 室內工廠化養殖大菱鲆,這時期應投喂營養全面、新鮮的優質飼料,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免疫多糖或中草藥免疫增強劑等),以提高養殖魚類的抗病力。 4.河蟹腐殼病、黑鰓病、花蓋病、脫殼不遂病的預防 一是暫養池或養殖池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徹底清塘,飼養期間,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潑灑,加大換水量,保持水質清新。二是蟹種在捕捉、運輸、放養等過程中操作要細致,使用工具應嚴格消毒,勿使河蟹受傷。三是創造適宜的蛻殼環境。要保持水位相對穩定,既要有淺水區,又要有深水區,栽培適量的水生植物。 5.海參化皮、腫嘴病的預防 一是化冰期間要防止池塘水有分層現象,預防因鹽度變化或溫度急劇變化而引起海參的化皮現象。二是加強日常消毒和調節水質,適時潑灑微生物制劑,換注新水。三是加強管理,發現少量發病時,要及時撿出進行藥浴,防止疾病蔓延。四是合理投喂,投喂新鮮營養豐富的餌料,嚴格控制投喂量,避免污染水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