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博士何學軍
今年養殖趨理性
業界人士普遍看好今年的羅非魚養殖,但經歷了近幾年來價格過山車式起伏波動,如2008年寒潮凍災后,2009年上半年的魚價達到5.7元/斤,下半年又降至3塊多/斤。至2012年,羅非魚又再次經歷價格下滑,病害發作嚴重,養殖虧本的低潮期后,養殖戶投苗更加趨向理性:一是擔心魚價行情出現大跌,二是擔心病害暴發。另外以華南為羅非魚主產區,其養殖面積基本固定,只減少不會增加。所以,今年的羅非魚養殖量應該比去年增加30%左右,恢復到2012年總產量,大約130萬噸水平。
目前投苗量過半,豬價下跌沖擊部分地區
珠三角地區的投苗量60-70%,目前茂名地區的投苗量不多,主要是當地氣溫、水溫較低造成的,前幾天茂名的水溫只有21-22度,茂名和湛江的投苗量比較少,大約30%。廣西的投苗量大約在40-50%。海南是因為一年四季都可以投苗養魚,目前塘里的魚大中小規格可有。預計5月中下旬華南地區春苗投苗將結束。
今年豬價頻頻下跌(目前生豬收購價跌到了5.7元/斤,低于成本價6.7-6.8元/斤)打擊著養豬行業。養豬業不景氣對肇慶、云浮至茂名、湛江一帶采取立體模式養殖羅非魚產生不利影響,對這些地區養殖造成一定的沖擊。因為養豬量減少,羅非魚的投苗量也相應下降。但目前行業整體利好,所以這些因素對羅非魚養殖總量影響不大。
云南:羅非魚產業新生區
云南地處西南地區最南端,昆明是我國春城,一年四季氣候如春。云南發展羅非魚養殖潛力很大,加上內銷市場給力,事實上,2009年云南省養殖羅非魚產量只有2-3萬噸,目前年產量已增至14-15萬噸,勢頭很勁。云南省每年養殖所需的魚苗大約在20億尾,但云南羅非魚苗場很少,本地生產的魚苗遠不能滿足養殖需要。今年除了新吉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級水產種苗良種場)計劃培育的“億龍”牌羅非魚苗和水花1-1.5億尾供應市場,另外還有2-3家民辦苗場,這幾家苗場的年產能也只有2-3億尾。云南每年需要的羅非魚苗絕大部分還得從海南空運過去。
病害預測及養殖建議
奧尼品系羅非魚抗病力強是得到公認的,但目前奧尼羅非魚苗產能供應不上,全國除廣州番禺農科所培育大約1.5億水花,加上另有一、兩個苗場也在培育奧尼苗,全年魚苗和水花總量不超3億尾。絕大部分人養殖的都是吉富品系羅非魚苗。
今年的夏季高溫期時,鏈球菌病是否嚴重暴發,目前也不好說。但天氣是影響病害發生的主要因素。去年由于投苗密度低,天氣不太炎熱,故鏈球菌病害不太嚴重。而有消息稱今年厄爾尼諾現象比較明顯,出現極端的天氣誘發病害發生的幾率加大,所以今年的羅非魚養殖最擔心的還是病害。
養殖上主要有兩個建議:一是投苗密度大一些,邊養殖邊了解行情見機行事,魚價好的時候,先把長得快規格大的魚起捕賣掉,如0.6斤規格的,目前市場價4.5元/斤,養殖成本約2.8元/斤,然后再把剩下的魚再分疏養。二是采取分級標粗養殖,加快出塘時間,錯開上市高峰期,避免遭遇價格大幅下跌。
魚價高企,加工廠面臨巨大壓力
去年以來華南地區羅非魚價格一路走高。目前兩廣地區加工廠收魚價基本為5.9-6.1元/斤(1斤以上規格),這是由于去年投苗量大幅減少,原料魚緊缺造成的結果。
加工出口方面,為了維持工廠正常運轉,加工廠不得已高價收魚,低價出口,做著虧本的買賣。加工廠一是為了不使工人流失,二是此前按到的訂單必然如約完成。目前不但魚價高企,人工工資增加,在開工率嚴重不足情況下,生產成本無形再添一層。所以目前加工廠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地區羅非魚工廠價格只有5.7元/斤(1斤以上規格),以前海南的羅非魚價格都比大陸的高0.2-0.3元/斤,但近兩三年海南的魚價卻比兩廣的要低0.2-0.3元/斤。這個可能與海南各加工廠聯合出臺收購價緊密相關,因為海南羅非魚只能進加工廠,養殖戶并無其他流通途徑選擇。
魚價走勢預測
羅非魚產業要穩定持續發展,主要靠消費市場的穩定,一個是出口市場,一個是內銷市場。
出口市場
由于今年的魚價很高,大部分加工廠盡量不再接受訂單,4.7-4.8元/斤價格對加工廠而言是臨界價格,但目前魚價6元/斤已大大超過臨界價格。對于羅非魚高價行情走勢,加工廠心理也沒底,這種心理可能會對下半年魚價格產生不利影響,因為訂單減少而養殖量增加,魚價極可能面臨較大幅度的下滑。
如果加工廠有單而不接,這樣就會中斷與國外貿易商、采購商的關系,畢竟目前亞洲東南亞國家、南美洲還有非洲等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羅非魚養殖和出口。貿易商、采購商可能會轉向這些國家采購產品。
但另一方面,今年在粵西、廣西包括海南地區羅非魚加工廠都在大力投資建加工廠,這對羅非魚養殖戶來說是好事。
內銷市場
如果中國人都來吃羅非魚,100多萬噸產量自然不在話下。目前內銷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消費習慣的問題,中國人喜歡吃活魚,并且是現殺的活魚才最受歡迎。海南、廣東、沿海地區養殖羅非魚但沒人吃,廣西沿海地區也不吃,只有南寧、柳州、桂林以及我國的西南地區是羅非魚內銷的主要市場。比如云南的西雙版納地區的人,喜歡用芭蕉葉包著羅非魚烤著吃,一個人一次可以吃2-3斤,一個燒烤攤點一天可能銷700多公斤的魚。當地人養殖羅非魚與別地方不同,采用稻田養魚的,并且投苗密度很高,6000-7000尾/畝,從2-3兩/條規格時候起捕上市供應烤魚攤點,效益非常可觀。
加大內銷量就要積極探索流通渠道
羅非魚在中國內陸及北方市場是極受歡迎的一條魚,目前新疆或者東北地區,羅非魚只能局部供應,并且是當高檔魚來消費,市場價格達到20多元/斤。
近年來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尋求水產品的流通有效渠道,如專業從事活鮮水產品運輸流通的廣東江門何氏水產,每年都把活魚從南方運到西北如蘭州地區,發現當地消費者按受水產品程度非常高,如果能定時定量供應,這個市場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目前運輸大眾化中低檔鮮活水產品的交通工具仍然是汽車,運輸量有限,顯示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火車是完全可能用來運輸“活鮮”,關鍵是誰是來做,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實目前已有不少聞到商機,有人正考慮以西南和兩湖地區為切入點和突破點,探索羅非魚運輸渠道,相信不久將來就能見成效。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鏈接:海南新吉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由何學軍博士組建,致力于優質水產動物苗種的研發生產和養殖新技術推廣。目前公司擁有定安縣仙溝鎮新吉水產種苗基地和定安縣雷鳴鎮新吉水產研發中心,共計500余畝。并先后在廣東茂名、雷州、陽江和廣西玉林、合浦建立了標粗和分銷基地及技術服務站。
董事長何學軍博士,畢業于上海海洋大學(原上海水產大學),近年來參與了國家“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科委攻關項目以及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在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6年內一直從事羅非魚育種及其生態養殖研究與良種推廣工作,參與培育出我國首個經人工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羅非魚良種——新吉富羅非魚(登記號GS01-001-2005),農業部重點推廣的優良羅非魚新品種(農業部公告第631號),并于2007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公司在此基礎上采用傳統的育種技術和先進的數量遺傳學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學技術相結合的手段進一步對新吉富羅非魚進行遺傳改良,生產出了“億龍”牌羅非魚苗種。
億龍羅非魚苗種具有以下特點:
生長迅速:3公分魚苗經過適溫精養3至5個月可重達500-800克/尾;
雄性率高:雄性率超過98%;
頭小、背高肉厚,出肉率高;
抗病力強。
目前,我公司種苗已銷往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確立了“優質種苗,一流服務”的發展理念,公司目前擁有水產院校畢業的水產育種學、水產動物醫學、水產動物營養學、水產動物繁殖學博士和碩士5名,本專科生、水產工程師、農藝師10名,組建了強大的研發、技術服務團隊,可為廣大養殖戶提供水產養殖技術咨詢和指導。同時與上海海洋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海南大學和南海水產研究所等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水產學領域的眾多中青年優秀專家常年為公司提供技術指導,為公司的新品種研發、苗種質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