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月22日,記者從浙江臺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近年來,我市水產以科技興漁為主導,全市各地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全市水產養殖總面積38243公頃,比上年略減0.49%。海水養殖產量36.9萬噸,同比增長2.02%;淡水產品產量4.47萬噸,同比增0.45%。
我市水產養殖在過去的一年依然是灘涂、圍塘養殖保持優勢。去年,灘涂養殖面積14819公頃,占海水養殖面積的54.82%;蟶子等灘涂貝類產量31.05萬噸,占養殖產量的84.15%。圍塘養殖面積9438公頃,占海水養殖面積的34.91%;圍塘對蝦產量1.52萬噸,占海水養殖產量的4.12%,青蟹、梭子蟹1.98萬噸,占5.37%。
按照集約、節約和高效的要求,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加快,養殖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2013年,我市共啟動建設省級現代漁業綜合區1個,主導產業示范區6個,漁業精品園8個。還涌現出浙江宏野、三門灣水產養殖公司、臺州金潮、臨海玉龍、三門輝旺、天臺龍溪和玉環白沙岙等一批發展設施養殖的典型,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帶頭示范效應。
淺海養殖向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椒江大陳島、玉環江巖島和中鹿島,已成為臺州淺海養殖的重要基地。2013年,全市淺海深水網箱17.36立方水體,同比增長83.92%;以魚類為主的網箱養殖產量達到1.05噸,占海水養殖產量的2.85%。
生態型水產養殖模式在不斷推廣和加大。推廣蝦貝綜合、魚藻復合和稻魚共生等模式,大幅減少養殖投入品使用量,這樣有效減少了養殖業自身造成的污染。2013年,我市稻田養魚11530畝,比計劃增加1530畝。其中稻魚共生8740畝,稻鱉共生510畝,其他品種共生1780畝,稻蝦輪作500畝。
此外,種子種苗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各地重點推進省級優質種苗規模化繁育基地建設。如臨海宏野公司南美白對蝦苗種規模化繁育基地項目建成;玉龍三文魚苗種繁育已成功,年繁育量達近15萬尾;仙靈泥鰍專業合作的泥鰍苗種繁育,已突破5000萬尾。溫嶺龍王公司的泥蚶育苗、玉環海生源公司的石斑魚育苗等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也已經基本完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