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下旬后,廣西各地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戶的投苗熱情有增無減,為了迎合養殖戶的需要,近期不少漁藥和種苗企業,甚至政府科技部門都密集舉辦各種各樣的培訓會,以幫助養殖戶了解到更多的養蝦知識。日前,利洋防城港市光坡店舉辦了一場“生態可控養蝦”,中國水產門戶網的記者也參加了此次培訓會。而會場的火爆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據光坡鎮楊店長介紹,“此次培訓會本來計劃是邀請500名養殖戶來參加,但培訓的消息傳出來后,不少光坡鎮周邊的養殖戶都紛紛來參會,導致一部分養殖戶無法擠進現場聽課”,楊店長稱“這一方面反映出現在養殖戶的技術需求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這兩年高蝦價對養殖戶的刺激,一夜暴富已經不再是白日夢”。
火爆的培訓會,火爆的養蝦業
從會議了解到,目前光坡鎮放苗的面積只有兩成左右,放苗時間在一到兩個星期不等,目前養殖情況不錯,并未出現偷死等現象。今年當地放苗時間推遲的最主要原因是降雨量不足,往年清明前后廣西都會迎來一段持續幾天的降雨期,但今年同期廣西的降雨量明顯不足,光坡鎮不少地理位置受限的蝦塘加不到淡水,池塘里的海水鹽度基本在15度左右,放苗自然無從談起。不少養殖戶都表示:“投苗前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等老天下一場大雨拉”。苗種需求方面,當地基本以放一代苗為主,普通苗和二代苗基本已被淘汰。目前一代苗的價格約150元/萬,和去年相差并不大。
帶著蝦苗來請教的養殖戶
而除了火爆的培訓會場,我們還發現,參加此次培訓會的養殖戶,居然有超過八成的養殖戶是浙江過來的“養蝦大軍”,這令我們不得不感慨:又一個被浙江大軍占領的養蝦大鎮。
都是浙江的養殖戶
浙江人的冒險和創新精神
光坡鎮位于防城港市東南面,東西南三面臨海,是防城港市海水養殖面積最大的鄉鎮,其中又以南美白對蝦占最主要的地位!澳壳肮馄骆傆8、9成的蝦塘已經被我們浙江的養殖戶拿下了,不少人好奇我們為什么千里迢迢來廣西養蝦。其實除了浙江的土地資源特別是蝦塘緊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浙江人天生愛冒險和拼搏”,一位李姓的浙江養殖戶自豪地說。據他介紹,他來光坡養蝦已有三年的時間,在當地的圈子里也小有名氣。這兩年不少老鄉在他的推薦下也開始來到光坡養蝦,今年光坡鎮就新來了200多個縉云人。“現在的高蝦價確實誘人,有一些老鄉也是聽說別人賺大錢了才過來養蝦的,當然也有一些是原來在廣東養蝦的,大廣東沒賺到錢就轉戰防城港拉”。采訪中,我們發現這些蝦農在浙江當地都是有工作的,一般是在工廠里面打工,月工資普遍在4-5千/月。他們放棄原來的工作,拖兒攜妻甚至全村出動聚集于一處,來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環境租塘謀生;他們靠自己的拼搏,靠親戚朋友的幫助,實現致富的夢想。這也許這就是浙江人獨特的冒險精神吧。
跟著老公來養蝦的浙江女人,其中兩位是高手哦,女人養蝦,心細是優勢。
跟著父母來“養蝦”的浙江小孩
浙江人對當地的影響
浙江人進入光坡鎮養蝦后,對當地最直接的影響是塘租大幅上漲。從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光坡鎮的塘租普遍漲至2500元/畝以上,一些地理位置好、條件優良的蝦塘,甚至漲至4千元/畝。即便如此,還是沒能打消養殖戶的熱情。一位姓李的養殖戶介紹,他的塘是前兩年拿的,要2000多一畝,算是比較便宜的了,F在如果沒有熟人介紹,想拿塘都不容易。對于4千/畝的高塘租帶來的風險,這位養殖戶稱,一般拿下這種蝦塘的都是資金雄厚的老板,也有不少是養殖老手,人家自然有賺錢的方法。除了塘租的影響,還有另外一個影響就是人工成本的上升。目前在當地養蝦的浙江養殖戶,普通手里面都有30畝左右的蝦塘,這些蝦塘基本是一個人就能管理好,碰到忙的時候,其它老鄉互相幫忙就可以了。而那些拿下近百畝蝦塘的老板,除了自己之外,則還需要請一至兩個人幫忙。請工人,他們的首選自然是那些沒有蝦塘的老鄉,畢竟老鄉在溝通和信任方面都有優勢。來參加培訓會的老楊就是其中的工人代表。據他透露,他養蝦也有5、6年的時間了,由于沒有錢承包蝦塘,一直都是幫人養。去年他是在合浦閘口的一位浙江老板的蝦塘養蝦,當時開的工資是2700元/月。今年光坡鎮一位浙江養蝦老板在光坡找不到合適的工人,就把老楊挖了過來,代價是工資漲到3500元/月。當然,也不是人人都能拿到老楊的高薪,本地的養蝦工人工資雖然也有上漲,不過只有2200元/月左右。
瘋狂背后的隱患
靠著冒險和創新精神,浙江“養蝦大軍”在兩廣不斷地創造著瘋狂的養蝦傳奇。先行者靠養蝦賺到大錢,回家買車買房,第二年就會吸引不少老鄉“慕名而來”,繼而形成浙江人的“養蝦圈”:有人負責找蝦塘和轉租、有人負責養蝦、有人負責蝦藥和飼料的經銷。當然,在這個瘋狂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不少隱患:近幾年來南美白對蝦越來越難養,光坡鎮的塘租逆勢而漲,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光坡鎮的養蝦成功率不錯,但在整體養蝦困難的大環境下,這個成功率能維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今年那些從廣東轉戰光坡鎮的養殖戶,其中一些養殖戶虧損厲害,已經沒有資金再投入養蝦。但為了把前期虧的錢賺回來,他們只好找親友借,找銀行貸款,甚至向高利貸借。如果養殖環境繼續惡化,他們欠下的債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而對于這種隱患,年近六旬的蝦農老楊也頗感無奈:“只能咬牙繼續搏了,畢竟現在蝦價好,如果養得好,一年賺幾十萬也不是問題。如果你不養蝦,前幾年養蝦欠下的債怎么還呢?回浙江老家打工,那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還清債”。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