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作者:相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張偉
河蟹脫殼是其生理固有特性,是河蟹生長、發育、變態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說在河蟹的生命周期中,其脫殼的次數越多,生長增重速度就越快。
今年江蘇蘇州地區河蟹首次脫殼相對較晚,預計4月下旬開始進行第二次脫殼,根據往年經驗,現淺析蘇州地區第二次河蟹脫殼生長管理幾個小細節,供參考。
一、注意做好調控水質工作
1、水位控制:加注部分新水,河蟹脫殼時保持水位穩定在55-65cm,水位不能太淺,太淺水溫不容易保持(主要受天氣影響,晝夜溫差較大)。
2、調節水質:水不能太清,水太清的話光容易反射,不利于水溫的保持。河蟹攝食量增加后,容易造成水質惡化,從而影響河蟹的正常脫殼,可考慮適當使用些微生態制劑等改水類藥物進行調水。4月份陰雨天氣較多,如池塘水質較瘦,可在天氣轉好時,考慮適度肥水,采用生物基肥等進行肥水。
此外,在早期螺螄投放時,也應注意,早期最好不要投放太多,投放太多則水清,水清容易長青苔,可考慮分批投放。
二、注意做好水草養護工作
適當保持一定的水草覆蓋率,保持在35%-45%較好,如果不夠,可考慮適當補栽點水草(如:輪葉黑藻和苦草等),如果放浮萍的話,一定要注意不能散放,以免暴發后不好控制;如果水草長勢不好,應考慮及時增肥。
三、注意做好殺蟲消毒工作
在第一次脫殼結束后、第二脫殼前,需進行殺蟲,殺滅蟹體上附著的纖毛蟲,殺蟲后再用一些消毒殺菌類藥物(如溴氯海因或聚維酮碘等),做好細菌性疾病的防治,為第二次脫殼做好預防。
此外,脫殼期還需注意營養上的保證,爭取做到早脫殼、整齊脫殼,為后期河蟹規格整齊,出大蟹、出好蟹做好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