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偉班博士(Dr.Jim Wyban)在對育苗及養殖情況進行調查
吉姆•偉班博士(Dr.Jim Wyban)與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人員合影
在 “‘SPF’對蝦之父將打造中國最大對蝦育種公司”一文中提到,“SPF”對蝦之父——吉姆•偉班博士(Dr.Jim Wyban)作為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的技術顧問,從5月9日-13日,在珠三角地區、長三江地區以及黃渤海地區(以上均為河口地區),對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的育苗場及養殖場開展為期5天的調查,包括前期投苗或近期投苗的養殖塘,養殖情況好或者不好的池塘均進行采集樣本、收集數據等工作,爾后將返回美國作深入研究。據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方面透露,吉姆•偉班博士初步設想要把“SPF”這項生物防控技術全盤搬至中國。而在此之前,雙方之間互相調查了解都已經完成并達成協議。即吉姆•偉班博士對海南廣泰了解的內容包括:工作進展、技術路線、市場定位、市場反映等。海南廣泰對吉姆•偉班博士了解包括目前的現狀,知識產權真實性,合作后各擁有知識產權比例等。
吉姆•偉班博士(Dr.Jim Wyban)
吉姆•偉班博士此番來華也與包括中國水產門戶網在內的部分水產媒體進行較為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針對“SPF”這個概念,吉姆•偉班博進行了全新的解讀。
“SPF”是指“無特定病原”,而不是“無特定病毒”
“SPF”是Specific Pathogen Free的縮寫,其中Pathogen的意思是指病菌,病原體,不專指病毒。在此之前,在中國國內對“SPF”注解為“無特定病毒”,吉姆•偉班博士認為這是一個片面性的譯法,是以偏概全的一個誤解。吉姆•偉班博士稱目前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爆發的蝦病稱為EMS,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如果“SPF”被譯作“無特定病毒”那么針對目前的病原(變異性的副溶血弧菌),再繼續進行“SPF”的研究顯然意義不大。實際上Pathogen的意思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就是各種各樣的病原(包括細菌、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病原),囊括一切致病的微生物。所以利用“SPF”技術來進行疾病防控意義非常重大。
“SPF”是一項生物工程技術,是系統控制的理念,而不是遺傳育種技術
在國內,對蝦業界人士包括專家學者基本的觀點認為“SPF”是一個“種”,一個不帶特定病原的親蝦的“種”。其實“SPF”只是一項生物工程技術,一個完善的系統控制理念,而不代表某個環節,更不屬于遺傳育種技術的范疇。“SPF”技術和遺傳育種技術是兩個不同研究領域的概念。 “SPF”技術詣在營造一個健康的,無特異病原的環境,以保證培育出來的種蝦或者蝦苗是不帶任何病原的。
“SPF”親蝦繁育的蝦苗,不能夠稱之為“SPF”蝦苗
“SPF”親蝦就是指野生的存在于某個海域的一群對蝦,經過第三方專家或者實驗室用專門的檢測的方式去確定這群對蝦是完全健康,沒攜帶特定病原體,這就是最原始的“SPF”親蝦。
相對而言,健康的親本生出的后代,其健康程度更高是可以肯定的,但如果后天條件(如在繁育過程中)環境很差,后代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健康的親本有可能不能繁育出健康的后代。此時,就必須通過人為的方法來營造和控制好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保證親蝦——產卵——孵化——培育——出苗,整個過程必須是在清潔無任何病原的環境下完成,如此生產出來的蝦苗才叫“SPF”蝦苗,否則,均不能稱之為“SPF”蝦苗。
“SPF”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可應用于不同的“種”
“SPF”這項生物工程技術運用的親蝦育種上,對“種”的基因及遺傳背景是沒有任何改變的,只是通過防控技術,讓這個“種”表現更優良、更健康。這項技術可以復制任何的“種”上,前提是把控流程和環境就能實現。
任何一個“種”在沒有應用“SPF”技術之前,其總體綜合素質水平是比較低的,而應用這項技術后,總體綜合水平可以提到非常明顯的高度。在基因及遺傳背景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可以表現得更好。如目前的SIS親蝦、科納灣的親蝦都是屬于“SPF”親蝦。但目前由于孵化育苗和成蝦養殖過程沒能達到“SPF”條件,才導致對蝦養殖的成功率低下。
國內育種現狀
多年前,國內的一些科研機構以及相關的企業就開始對親蝦進行家系培育選育工作,并且嘗試把“SPF”技術結合到選育親蝦工作當中去,但從目前總體情況看,國內選育親蝦的效果均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沒能完全地掌握和運營好“SPF”核心技術。就好比一張由100個碎片組成的拼圖,即便99張拼對了,如果有1張沒拼對,那也是不成功的。限于經驗和技術上的不成熟,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每年仍然要依賴進口大量親蝦的根本原因。
海南廣泰將成為國內第一個生產“SPF”蝦苗的公司
第一步:培育“SPF”親蝦是基礎
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皓老師
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的黃皓老師已有多年的親蝦培育選育的豐富經驗,其今后主要工作仍然著眼于遺傳選育上,相對“SPF”技術,選育是另一個層面的含義,注重的技術路線與“SPF”技術不一樣。分開來講,通過遺傳選育技術可以得到適應性較好但抗病力或較差的親蝦,“SPF”生物工程技術是通過對生活環境控制來培育出抗病力強的親蝦,但可能存在適應性較差的缺點,這就是兩種技術的不完美地方。如果兩者結合起到取長補短,那么對蝦的抗病能力及適應能力都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正所謂 “SPF”生物工程技術+遺傳育種技術=優中選優
前面提到,“SPF”已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可應用于不同的“種”。海南廣泰海洋育種有限公司已經擁有一個龐大親本基因庫,不排除當中就有一群“種”或若干群“種”是不帶任何病原的親蝦群,通過相關的檢測技術就可以確認,確認后還需要有一套系統保證親本長期存在且不會受到任何污染。
第二步:當務之急,實現蝦苗“SPF”化
對養殖的建議
作為養殖戶,如果以為買到了“SPF”的蝦苗就可以高枕無憂,養殖全過程都不用操心,只等賣蝦收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不會那么簡單,因為養殖的過程還不做“SPF”技術條件控制。在蝦苗出廠到投苗再到養殖收成這么一個長鏈中,養殖戶必然每一步都要小心,都要求做得很好,才可以有好的收獲。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