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蝦多為100-300支/斤規格。 王平攝
事件
日前,湛江南三島養殖戶華強的養殖場周圍10家養殖戶中有6-7家蝦塘排塘,排塘的均為投苗約一個月左右的幼蝦,病蝦癥狀表現為紅須紅尾、身體發紅,在大雨后出太陽的這幾天出現較為集中死亡。
南三島的情況并非個案,近日,華南地區大雨頻發,各南美白對蝦產區或多或少出現排塘,以湛江、海南西線最多,多為土塘,病癥表現為紅體、軟殼、爬邊。目前文昌地區出現紅體的病蝦已達70%,多為100-300支/斤規格的蝦,癥狀表現為紅體、游塘,且病情發展迅猛,一夜就死光。
觀點一:桃拉病毒引起
依據:癥狀與技術手冊里關于紅體病的描述相似。
華強:養殖戶通過對比相關技術手冊里關于紅體病的描述,初步判斷是桃拉病毒引起的。
湛江養殖戶A:桃拉病毒在七八年前很猖狂,后來被其他病毒(比如白斑病毒)替代,從去年開始桃拉病毒又多起來,這主要是因為環境惡化。以前親蝦用桃拉病毒去侵襲,只有30%的成活率,現在可以達到50%-60%的成活率,可是親蝦育苗表現卻是每況愈下,整個養殖環境都在惡化。
海南文昌養殖戶B:往年也出現過桃拉病毒,但是今年的情況顯然更糟糕,以前是在高鹽度養殖水體才會出現,今年在淡水養殖水體也暴發了。可能是蝦苗自身攜帶有桃拉病毒,在雨后水環境改變后暴發。我自己有10張塘,共30多畝養殖水面,目前沒發現病情,我在放苗前檢測過蝦苗,已排除蝦苗攜帶病毒。
觀點二:弧菌作祟
依據:桃拉病毒一般由種蝦攜帶傳播,近兩年來對幾大進口親蝦進行檢測,并沒有檢測到有攜帶桃拉病毒。
湛江養殖戶陳維平:我不認為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應該是弧菌。桃拉病毒出現時間一般是7、8月份,癥狀多為紅體、蝦殼變軟。
海南養殖戶韋澤富:桃拉病毒一般由親蝦攜帶傳播,近幾年我國在控制親蝦方面做得不錯,親蝦質量已經大大提高,建議養殖戶應先檢測一下是否由弧菌超標引起排塘。跟一業務員聊天得知,出問題蝦塘幾乎都為低位塘,有一定的淡水資源,我覺得是他們過分依賴淡水卻忽略了水體和蝦體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補充,導致對蝦脫殼,經弧菌感染后引發軟殼紅體病變最終大量死亡排塘。
海南對蝦養殖協會秘書長王平:日前海南對蝦養殖協會協同惠州愛試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試靈”)針對海南地區高排塘率產區進行實地考察,從爬塘病蝦體內檢測到弧菌超標,但并沒有檢測到桃拉病毒。應該是水體硬度不夠,缺乏微量元素,導致了蝦脫殼后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硬回來,弧菌由體表感染對蝦后暴發紅體病,對蝦大面積死亡出現的排塘。
愛試靈技術總監向翀:今年在海南實地檢測時發現,綠色弧菌菌屬含量較多,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我們也對國內幾大進口親蝦苗場的進口親蝦進行了檢測,這兩年基本上都沒有檢測到桃拉病毒。
專家觀點:不可能是桃拉病毒引起的
依據:根據國家對蝦病害防治系統做的一系列監測,有紅體出現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由桃拉病毒、而是由白斑病引起。
國家對蝦病害防治首席專家黃倢:基本上可以排除桃拉病毒。根據我們做的一系列監測,有紅體出現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基本上是白斑病。
目前造成對蝦死亡的主要是以下有幾種:急性肝腺壞死(EMS)、白斑病、偷死病、黃頭病毒。另外,可以檢測一下問題蝦的肝胰腺,如果肝胰腺變淺、發白,并且蝦有白便,可能是弧菌引起的紅體病,如果肝胰腺比較正常,則很大可能是由白斑病導致的紅體。
廣東海洋大學杜國平老師:如果前后者討論的蝦是來自重疊產區,那么我側重于相信檢測結果:該紅體病蝦很有可能是由弧菌引起。如果硬要說有病毒,也只能說病毒比例很低,不至于使對蝦死亡;本身弧菌在自然條件下就存在,當環境變化(比如近期陰雨天,藻類光合作用減弱,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有害微生物含量就會增加),弧菌超標,弧菌一超標,蝦就容易出問題;
其實不管是病毒引起也好、弧菌引起也好,關鍵問題均在于水質調控:溶氧、凈化水質、抵御有害微生物。除了蝦塘硬件設施外,藻類光合作用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要保持藻類活力。
防治建議
1、 放苗前一定要做好清塘工作,確保水體弧菌不超標;拿苗時也要檢測一下蝦苗弧菌含量。
2、 放苗前,通過生物防控將水體培成有益于有益菌生長、不利于有害菌生長的環境。
3、 當弧菌含量還未超標時,就要開始注意調水、換水、重新培藻。
4、 當弧菌超標,蝦還未死時,可進行急救,通過保持藻活力,保證其光合作用。
5、 當蝦大量死亡,建議立即排塘、抓蝦。
另外,苗場也要做好相關工作,保證親蝦和培育水體弧菌不超標。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